甘肃:让应急管理普法工作接地气入人心
“法立于上,教弘于下。”应急管理普法已从一项常规的法律宣传任务升级为关乎人民生命安全、社会秩序稳定的紧迫课题。由应急管理部、司法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普法办共同举办的第六届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总决赛将于10月14日至16日在甘肃省兰州市举行。
毗邻银兰高铁,远眺中川国际机场,位于兰州新区的国家西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被选为第六届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总决赛实操比赛场地。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大学生活动中心是此次总决赛知识竞答环节的赛场,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央企的参赛队伍将在该中心“交手”,总决赛的“谜底”也将在这里揭晓。
第六届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总决赛的举行让甘肃应急管理普法工作变得“热辣滚烫”。近年来,甘肃省应急管理系统以创新为驱动、以实效为导向,扎实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全面提升应急管理法治化水平与全社会安全风险防范能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起坚实的安全法治屏障。
强化政治引领
夯实普法工作根基
甘肃省应急管理厅将普法工作作为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高位部署、系统推进,构建起“党委领导、部门协同、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
强化理论武装,把准政治方向。该厅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发挥“头雁效应”,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等纳入常态化学习计划,每季度开展专题研讨,带动全系统形成“学法治、用法治”的思想自觉,确保普法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推进。
压实普法责任,完善制度保障。该厅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把普法任务细化到厅机关各处室、直属单位及市州应急管理部门,明确责任清单与时限要求;将普法工作纳入全省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和消防工作考核,实现“任务有分解、推进有监督、成效有考核”的闭环管理。
凝聚工作合力,健全普法格局。打破部门壁垒,推动应急管理部门与司法、人社、工会、教育等部门单位建立协同机制,在普法资源共享、活动共办、成果共用上深度协作。市州层面同步成立专项工作组,形成“省厅统筹、市州联动、县区落地”的三级普法网络,近年来连续召开跨部门普法协同会议,解决16项基层普法难点问题。
聚焦职能需求
绘制普法工作蓝图
甘肃省应急管理厅围绕“法规有支撑、规划有目标、队伍有能力”的核心要求,系统谋划、精准施策,为普法工作提供清晰指引。
健全法规体系,夯实法治基础。甘肃省先后修订出台《甘肃省安全生产条例》《甘肃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完善《甘肃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制定《甘肃省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甘肃省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重点行业领域预案,累计出台省级应急管理法规制度12项,构建起覆盖全面、务实管用的制度体系。
细化普法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对标《全国应急管理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结合甘肃省地域特点与应急管理实际情况,制定印发《甘肃省应急管理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明确了“1个总目标、5项工作原则、8类重点任务、4类重点对象”,细化年度推进计划,重点推进安全生产法宣传,普及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强化干部学法,提升履职能力。严格落实干部学法用法制度,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开展法律微课堂、宪法宣誓、网络培训等活动,实现全系统干部职工法治培训全覆盖。开设“应急安全大讲堂”25期,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授课,累计培训各级应急管理干部和从业人员数万人次。
创新方式载体
提升普法宣传实效
甘肃省应急管理厅坚持分类指导、按需施教,围绕重要节点、重点人群、重点法规,创新普法形式,让法治宣传接地气、入人心。
突出宪法核心,厚植法治信仰。在“安全生产法宣传周”“宪法宣传周”期间,组织开展法治宣传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等活动,通过专家宣讲、发放资料、有奖问答、法律咨询等形式,弘扬宪法精神。结合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广泛宣传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等法律法规。
紧扣时间节点,丰富宣传形式。围绕“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重要节点,策划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编印发放应急普法口袋书、安全生产漫画手册等2万余册;举办线下宣传咨询活动2.3万余场次,通过“现场演练+法规讲解”模式,解读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规。利用新媒体平台推送普法内容,其中推送安全生产法专题119期,阅读量超120万人次。
聚焦重点领域,开展精准普法。针对重点行业与人群,开展“定制化”普法。在新修订的法律法规出台后,第一时间组织学习宣传,印发单行本5万余册,组织专家赴14个市州开展专题宣讲68场次,覆盖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2.8万人次。开展“普法进校园”活动,将应急管理法律法规融入学校法治教育,向万余名师生普及应急避险知识。组织普法讲师团深入重点企业,结合事故案例开展警示性宣讲136场次。
打造特色品牌
释放普法实践效能
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甘肃省应急管理厅结合地域特点与资源禀赋,探索特色普法路径,取得了“竞赛促学、融媒扩面、基层扎根”的多重成效。
竞赛引领促学,展现普法成效。以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为抓手,构建“应急牵头、多方联动、全民参与”的组织模式,通过“行政推动+即时互动+宣传树标”三维发力,定期答疑解惑,激发各地参赛热情。在第五届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中,甘肃省26.98万人参与竞答,最终作为西部唯一晋级全国总决赛省份,荣获三等奖,有效检验和提升了全省应急普法工作水平。
融媒联动宣传,拓展覆盖范围。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构建普法宣传矩阵,使普法宣传更加生动鲜活。在甘肃公共应急频道、甘肃法治报等媒体开设专栏,持续推送普法内容。甘肃省应急管理厅微信公众号“甘肃应急”成为重要普法阵地。连续多年组织并参加甘肃省法治动漫微视频征集活动,制作推出《甘肃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微动漫等一批优质普法作品,12部作品获奖,甘肃省应急管理厅连续多年获评优秀组织单位。
深植基层土壤,破解民生难题。针对基层普法力量薄弱、方式单一等问题,持续推动普法工作重心下移。组织普法讲师团“送法上门”,深入基层一线企业开展精准式、警示性普法宣讲。依托甘南州“马背宣讲队”等特色宣传队伍,深入牧区、农户,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应急法规和安全常识,打通普法“最后一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