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四维发力”让年轻干部成长有“度”可循

2025-09-18 14:07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年轻干部是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其成长不仅关乎个人价值实现,更关乎事业的薪火相传。新时代对年轻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级组织要在“高度、宽度、厚度、效度”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以理想信念明高度、以多元学习拓宽度、以实践沉淀筑厚度、以务实作风提效度,帮助年轻干部在干事创业中站稳脚跟、扛起重任,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铸魂立心明“高度”,校准成长“指南针”。年轻干部成长的“高度”,源于思想的清醒、信念的坚定,是把握方向、抵御诱惑的根本所在。以理想信念夯基,锚定精神坐标。要始终把坚定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深入学习创新理论,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大局中。摒弃“躺平”心态、“功利”思维,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岗位上坚守初心,让理想信念成为指引成长的“北极星”。以政治站位定向,把准行动航向。政治站位是年轻干部的“立身之本”,直接影响成长的“格局”。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面对重大问题时头脑清醒、立场坚定,面对政策部署时不折不扣、坚决执行,以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确保成长之路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行。以全局视野登高,拓宽思想境界。全局视野是年轻干部的“登高之梯”,决定着成长的“视野半径”。要跳出“一亩三分地”的局限,学会从“国之大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谋划工作。在制定方案时兼顾短期成效与长远发展,在解决问题时统筹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既聚焦具体任务,又关注战略全局,以宽广的视野格局,在服务国家发展中实现自身价值提升。

博学笃行拓“宽度”,打造能力“多面手”。年轻干部成长的“宽度”,体现为知识的广度、能力的全面性,是应对复杂挑战、适应多元岗位的关键支撑。年轻干部要主动跳出“舒适区”,既要精通本职业务,又要广泛涉猎经济、文旅、生态等领域知识,通过线上课程、专题培训、交流研讨等方式,填补知识空白、完善知识框架。多岗位历练增才干,积累实践经验。实践是最好的课堂,不同岗位是成长的“练兵场”。年轻干部要主动申请到矛盾集中、任务繁重的岗位磨炼,在信访维稳中学会沟通协调,在项目推进中掌握统筹规划,在应急处置中提升应变能力。不畏惧“苦差事”、不回避“硬骨头”,通过多岗位历练丰富工作经验、提升综合能力,成为“一专多能”的实干型干部。广纳意见强素养,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群众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干部的核心能力。年轻干部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心声,学习群众语言、掌握沟通技巧,在政策宣传中用“百姓话”讲清“大道理”,在解决问题时用“暖心招”化解“揪心事”。避免“官僚气”“书卷气”,以扎实的群众工作能力,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凝聚干事创业的群众力量。

厚积薄发筑“厚度”,夯实成长“压舱石”。年轻干部成长的“厚度”,源于理论的深度、实践的沉淀,是干事创业的底气所在。深钻理论强根基,提升思想深度。要原原本本学习党的经典著作、政策文件,深刻理解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避免“学用脱节”“蜻蜓点水”。通过撰写心得体会、参与理论研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增强工作的科学性与预见性。深耕实践攒经验,沉淀干事本领。实践经验的积累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而是在解决问题中总结规律、提升能力。年轻干部要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无论是撰写材料、组织会议,还是推进项目、服务群众,都要复盘过程、反思不足,将零散经验转化为系统方法,以“滴水穿石”的坚持,在实践中沉淀干事本领,让成长更有“分量”。直面挑战砺品格,锤炼斗争精神。要敢于直面矛盾,在防汛救灾、改革攻坚等急难险重任务中,不逃避、不推诿,主动担当作为。在面对错误言论时敢于发声,在遇到歪风邪气时敢于亮剑,以顽强的斗争精神、过硬的斗争本领,在攻坚克难中锤炼意志品格,让成长更具“韧性”。

求真务实提“效度”,当好干事“实干家”。年轻干部成长的“效度”,体现为工作的实效、群众的认可,是检验成长成效的最终标准。以目标导向抓落实,避免“盲目干事”。要在工作中树立目标意识,接到任务后先明确核心需求、关键节点、预期成果,制定详细计划、细化责任分工,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以清晰的目标导向,确保工作有序推进、精准落地。以效率意识提效能,杜绝“拖延懒散”。新时代发展节奏快,效率是干事的“生命线”。年轻干部要克服“拖延症”“懒散病”,合理规划时间、优化工作方法,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工作效率,避免“文山会海”“重复劳动”。在面对紧急任务时,快速响应、高效处置;在推进常规工作时,提前谋划、有序落实,以高效的工作状态,确保任务按时保质完成。以成果检验实效,拒绝“形式主义”。工作成效不能“自说自话”,需以实际成果、群众评价为标尺。要杜绝“重痕迹、轻实效”“重表态、轻行动”的形式主义,将工作重心放在解决实际问题、惠及群众上。在项目完成后,对照目标复盘成效;在政策落实后,走访群众了解反馈,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检验标准,让成长成效看得见、摸得着。(李子梅)

【责任编辑:徐海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