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县凤仪镇:“三级历练”储优育强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
为有效破解后备力量“名册空转”“备而无用”问题,茂县凤仪镇紧扣新一轮换届需要,创新建立“到村跟岗学实务、到镇跟班强担当、到县跟学增本领”三级历练机制,推动后备力量从静态储备向高效使用转变,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夯实人才支撑。全镇20个村(社区)储备的44名后备力量,全员下沉村级一线实践历练,到镇跟岗锻炼,到县跟学跟练。
到村跟岗学实务。聚焦全流程历练,以设岗入网、结对帮带、考察跟岗为抓手,推动后备力量在学习办事流程、群众方法、强村管理中筑牢“为民服务”宗旨。一是学“实操”走熟办事流程。在村设立支部书记助理、矛盾调解员、党务专干等实践岗位,推动后备力量全员入网入格,常态列席村“两委”会议。重点锻炼6名未在岗的后备力量,全程参与医保社保代缴、矛盾纠纷调解、民生项目申报等具体事务,精准掌握各环节时限节点、材料规范和办理标准,在“跟着办”“试着办”“独立办”的过程中深度融入村务一线。二是学“经验”积累群众方法。深化“三个一”联动帮带机制,推动40名镇村干部、乡贤能人与后备力量精准结对,依托“周交流、月总结、季考评”机制,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村口院坝,在乱搭乱建规劝中学习“先拉家常再讲政策”的沟通技巧,在人居环境整治中掌握“带头干、领着干”的动员方法,帮助后备力量在民生小事的实践中更懂民情、更接地气。三是学“管理”摸清强村门道。精心选派7人在辖区内“强村”开展为期3个月的跟岗锻炼,深度参与村级日常管理、项目推进等工作,重点学习强村在党组织牵头抓总、村民参与共治、业态融合增效、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运作机制,在“看—学—做”中把先进经验转化为履职本领。
到镇跟班强担当。聚焦实战历练强化责任担当,组织后备力量投身全镇急难险重工作一线,全面参与重要产业规划、重大项目攻坚、重点时段值守,靶向提升处理复杂问题、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一是参与重点产业规划。紧扣镇村建设与避暑康养协同发展目标,聚焦果蔬种植、民宿经济等主导产业,深度融入全镇产业布局,全程参与规划调研、方案编制和落地衔接,6名后备力量积极履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职责,在产业发展、项目选址、效益评估等关键环节建言献策,收集一线需求24条,推动5条建议转化为建设举措。二是投身重大项目攻坚。精选7名后备力量纳入镇重点工作专班,全力参与1000千伏特高压、川汶高速公路(茂县段)、苹果示范基地种养循环等12个重点项目,在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城市更新工作中主动对接群众需求,主动承担项目建设前期协调、政策宣讲、纠纷调解等任务,以“面对面沟通+点对点化解”方式成功化解矛盾纠纷4起。三是加强重点时段值守。强化镇村联动,推动44名后备力量参与“花漾凤仪先锋”专业服务队,在森林草原防灭火期深入林区巡护监督,汛期24小时在岗备勤排查险情,旅游旺季全员下沉景区要道做好秩序维护、游客引导和应急服务,在关键节点连续作战,全力铸牢安全防线。
到县跟学增本领。聚焦后备力量能力提升,在县委组织部统筹指导下,依托县级部门资源搭建“研学—跟学—践学”成长平台,推动后备力量练就“带富领富、带强领强”的硬本领。一是联动部门深化村企研学。积极对接组织部门,争取15名后备力量深度参与三交项目赴对口帮扶地镇村考察取经。走进当地强村公司、特色产业园和集体经济示范村,围绕特色产业培育、集体经济壮大等主题,系统学习产业定位、资源整合、市场运营等方面的成熟经验,在沉浸式研学中找准差距、借鉴思路。二是依托部门拓展岗位跟学。积极争取科农、发改、经信等部门支持,联动辖区合作社、公司、行业协会,梳理农产业加工、市场开拓、综合管理等实践岗位17个,明确由部门业务骨干和企业负责人担任帮带导师。通过“手把手教方法、面对面传经验”模式,围绕项目策划、成本管控、团队管理等实操内容开展指导,全面提升后备力量经营管理水平。三是强化部门支持创办践学。用活用好创新创业政策,引导后备力量立足本地资源禀赋领办创办经济合作组织。目前由后备力量领办或者参与创办特色水果种植合作社、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劳务服务公司等市场主体12家,在县级部门跟踪服务指导下,实现后备力量个人成长与集体增收双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