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坚守三尺讲台 点亮孩子未来——记湖南省邵东市城区第三完全小学郑焕儒老师

2025-08-27 13:58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湘中明珠邵东这座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县级市里,教育的发展关系着无数孩子的未来。在众多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的人中,湖南省邵东市城区第三完全小学郑焕儒老师宛如一颗闪耀的明星,他以自己的坚持、爱心与智慧,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教育篇章。作为一名小学男教师,郑焕儒老师在教学一线坚守多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的真谛,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也为邵东市城区小学教育注入了一股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初入教坛,怀揣梦想

1990年,郑焕儒老师从邵阳师范毕业后,毅然决然地来到远离家乡的牛马司煤矿子弟学校,投身于小学教育事业。那时的他,满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与热情,心中只有一个朴素的愿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都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初入教坛,面对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郑焕儒老师既兴奋又紧张。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每一堂课都像是一场挑战,而他必须全力以赴。为了上好每一节课,他花费大量时间备课,仔细研究教材,查阅各种资料,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他还经常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和班级管理经验。尽管工作辛苦,但他从未有过一丝抱怨,反而乐在其中,因为他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教导下一点点进步,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关爱学生,春风化雨

在郑焕儒老师眼中,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着无限的潜力等待挖掘。他所带班级的学生情况各异,有的孩子家庭条件优越,有的孩子则来自贫困家庭;有的孩子性格开朗活泼,有的孩子则内向腼腆。但无论面对怎样的学生,郑焕儒老师都一视同仁,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爱。

小宇(化名)是郑焕儒老师曾经教过的一名学生,他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也不理想。在课堂上,小宇总是默默坐在角落里,很少主动发言。郑焕儒老师注意到了这个孩子,他开始主动与小宇交流,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和学习困难。原来,小宇的父亲在一次矿难中殉职了,母常年在外打工,他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缺乏父母的关爱和辅导,导致他对学习缺乏信心。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郑焕儒老师决定帮助小宇。他利用课余时间为小宇辅导功课,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耐心地讲解每一个知识点。他还经常与小宇谈心,鼓励他要相信自己,告诉他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取得进步。在郑焕儒老师的鼓励下,小宇逐渐变得开朗起来,学习也更加努力了。为了让小宇更好地融入班级,郑焕儒老师还特意安排了几个性格开朗的同学与他一起学习、玩耍,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宇的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提升,性格也变得更加自信活泼。在一次作文中,小宇写道:“郑焕儒老师就像我的爸爸一样,关心我、鼓励我。是他让我明白了,只要努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看到小宇的变化,郑焕儒老师心中充满了欣慰,他深知,自己的付出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除了关心学生的学习,郑焕儒老师还非常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他经常组织各种体育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够放松身心,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在他的班级里,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都能在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教研教改,勇于创新

2008年,郑焕儒老师通过考试,来到了邵东市城区三完小工作。教学环境和家长学生的不同,一度让郑焕儒老师有点不适应。在教学过程中,郑焕儒老师深刻认识到,教育是一项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事业,只有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给学生更好的教育。因此,他始终保持着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热情,积极参与各种教研教改活动。

在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中,郑焕儒老师总是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与思考。他善于总结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他还经常与同事们一起探讨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在他的带动下,学校的教研氛围越来越浓厚,老师们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交流与合作机制。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郑焕儒老师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他将多媒体技术融入课堂教学,通过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播放有趣的教学视频等方式,让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他还积极探索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教授语文课文《会飞的孩子》时,郑焕儒老师提前收集了大量关于怒江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制作成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在课堂上,他通过展示这些资料,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怒江的汹涌与神奇。更了解到了怒江两岸的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善良淳朴的优秀品质。然后,他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发言,思维碰撞出了激烈的火花。最后,他让学生以“学习怒江前所的医生邓前堆的奉献精神”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郑焕儒老师的教学创新成果得到了学校和上级教育部门的认可。他多次在学校组织的教学观摩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为其他老师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他撰写的教学论文也在各级教育期刊上发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区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认真负责,精益求精

在日常教学中,郑焕儒老师认真负责的态度更是有目共睹。他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把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放在首位。他认真备课,每一堂课都经过精心准备。他不仅深入研究教材,还广泛涉猎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源,力求将最优质的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

在备课时,郑焕儒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他会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他还会提前预设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准备好相应的解决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批改作业是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郑焕儒老师对待这项工作同样一丝不苟。他认真批改每一份作业,仔细检查学生的答题情况,不放过任何一个小问题。对于学生的错误,他会用红笔详细地标注出来,并在旁边写下批改意见和建议。他还会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以便在后续的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除了批改书面作业,郑焕儒老师还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口头作业和实践作业的评价。他会认真倾听学生的朗读、背诵和口语表达,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也会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对于学生的实践作业,他会亲自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并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认真评价和反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课堂教学中,郑焕儒老师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和专注。他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充满激情的教学态度,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他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发表自己的见解,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郑焕儒老师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进行辅导。他会主动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为他们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支持。无论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是学习困难的学生,他都一视同仁,耐心地为他们解答疑问,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他的办公室总是门庭若市,学生们都喜欢来找他交流学习和生活中的事情,他也总是乐此不疲地为学生们排忧解难。

收获认可,砥砺前行

郑焕儒老师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学生、家长和同事的一致认可。他所带班级的学生在各项考试和竞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在邵东市小六质量检测中获奖。2015年,他所教的131班语文获得了邵东市城区第一名的好成绩。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他的学生不仅在学习上表现出色,在品德、艺术、体育等方面也都有突出的表现。

学生们对郑焕儒老师充满了敬爱和感激之情。他们亲切地称他为“老郑”,在他们心中,郑焕儒老师不仅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更是一位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的朋友。在毕业多年后,很多学生依然与郑焕儒老师保持着联系,他们会经常向老师汇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分享自己的喜悦和烦恼。

家长们对郑焕儒老师的工作也赞不绝口。他们深知,孩子在郑焕儒老师的班级里学习,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还能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教育。他们经常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郑焕儒老师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在校表现。他们对郑焕儒老师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和配合,也对他的教育教学方法表示高度认可。在2018年和2020年 ,他的学生张锦程和蒋学凯分别考上了清华大学,家长都第一时间和他分享了喜讯。

同事们对郑焕儒老师也充满了敬佩之情。他的敬业精神、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都成为了同事们学习的榜样。在学校里,他经常与同事们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帮助年轻老师快速成长。他还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教研活动和教学改革工作,为学校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面对学生、家长和同事的认可和赞誉,郑焕儒老师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做了一名老师该做的事。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只要我们用心去浇灌,他们都能茁壮成长。我只是尽自己的努力,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能够绽放出自己的光彩。”

郑焕儒老师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深知教育事业任重道远,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提高的地方。他始终保持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敬畏之心,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他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活动,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在2024年度自我发展中的师德提升培训中,他被评为了优秀学员。他还关注教育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郑焕儒老师将继续坚守在教学一线,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陪伴每一个孩子成长。他将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邵东市城区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他相信,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力量;只要坚守初心,就能在教育的道路上收获更多的美好与希望。(曾繁彦)

【责任编辑:徐海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