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荣昌民警陈科:以锋芒斩罪恶 用温度护民生

2025-08-22 14:57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陈科,38岁,中共党员,现任重庆市荣昌区公安局刑侦支队支队长。从警14年来,他在刑侦一线书写着热血篇章:带领团队破获各类刑事案件946件,在“团圆行动”中为30个家庭找回失散亲人,跨境捣毁3个“网络交友”诈骗团伙,抓获嫌疑人90余名,冻结涉案资金超五千万元,更打响重庆警方跨境抓捕境外诈骗窝点“第一枪”。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个人嘉奖6次,获评“重庆市公安局破案能手”。

同事们说他是“拼命三郎”——心脏手术后仍冲在抓捕一线;群众说他是“定心丸”——被盗的柴油、黄金首饰总能失而复得。从案发现场的蛛丝马迹到跨境追凶的千难万险,从凌晨蹲守的寒风凛冽到群众领回失物的热泪盈眶,陈科用14年光阴诠释:刑侦民警的“急先锋”姿态里,既有剑指罪恶的锋芒,更有守护民生的温度。

利刃出鞘:跨区域与跨境犯罪的“雷霆反击”

(一)六天破获“油耗子”案:带伤冲锋的生死时速

2022年3月20日,荣昌区昌州派出所的报警电话划破凌晨:吊车车主王先生的柴油被盗,现场3辆吊车共损失数百升燃油。陈科翻看卷宗时敏锐发现,内江、泸州近期频发类似案件,作案手法高度一致——嫌疑人驾驶改装面包车,深夜用抽油泵盗窃货车柴油,涉案车辆已形成流窜作案轨迹。

“线索不能等,越等群众损失越大!”陈科当机立断,连夜联系川渝两地警方组建联合专案组。3月26日凌晨,蹲守多日的民警发现嫌疑车辆再次潜入荣昌,陈科带队在必经之路设卡。当民警示意停车时,嫌疑人突然猛踩油门冲撞警车,两辆车瞬间被撞得变形,零件散落一地。

“当时陈支刚做完心脏手术,医生反复叮嘱不能剧烈运动,但他一把推开我们,追了两百多米把人按在地上!”参与抓捕的民警至今心有余悸。制服嫌疑人后,陈科顾不上喘口气,趁热打铁突审,迅速锁定团伙其他成员及藏匿窝点。当民警在租用场地查获改装油罐、抽油泵、假车牌等物品时,距离报案仅过去6天。

经查,该团伙在川渝多地作案17起,盗窃柴油2000升,非法获利10万余元。3月28日,最后3名嫌疑人落网,8万余元赃款被追回。受害群众和工程机械协会送来锦旗时,陈科只是摆摆手:“让跑夜路的司机睡个踏实觉,比啥都强。”

(二)跨境扫黑:斩断缅北33亿黑产链的“9.20”攻坚战

2022年秋,一条线索牵动重庆警方神经:缅北果敢老街有个以陈某某为首的黑社会集团,盘踞多年,疯狂实施电信诈骗、绑架勒索,涉案资金高达33亿元,受害群众遍布全国。陈科毅然扛起“9.20”专案组战旗,打响了一场跨境追凶的硬仗。

犯罪集团深藏境外,不仅有武装护卫,更构建起“以诈养军、以武护黑”的犯罪生态。陈科带着团队从资金链和人员网中抽丝剥茧,在堆积如山的电子数据里,精准锁定化名“杨小凯”的主犯陈某某。“境外不是法外之地,再难也要把人带回来。”他申请上级协调国际警务合作,并制定出跨境缉捕方案。

2023年8月,陈科全程参与押解,将藏身缅北的主犯陈某某顺利带回国内。但硬仗才刚开始:涉案人员负隅顽抗,境外证据难以转化。他和同事们连续10个月辗转安徽、浙江等5省市,找齐257名受害人证言,固定117卷关键证据,亲手绘制出该组织层级分明的架构图——从“金主”到“话务员”,从武装护卫到洗钱团伙,每一个节点都标注着犯罪事实。

2023年寒冬,陈科指挥多警种同步收网,将翁某某等28名骨干成员悉数擒获。在司法认定的关键阶段,他带领专案组突破境外证据转化难题,以确凿材料锁定该集团33亿元非法获利、74起暴力犯罪及对缅北311区域的非法控制,最终推动17名主犯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移送起诉。此案成为全国“7.17”专项行动首例跨境涉黑判例,2024年盛夏被公安部挂牌督办时,陈科已在审讯室熬过第200个黑夜。

“刑警的战场,从来不止在境内。”他说这话时,办公桌上的证据卷堆得比电脑还高,每一页都浸透着熬夜的灯光。

(三)跨境抓捕“金主”:三千公里外的正义追击

在“9.20”专案攻坚的同时,另一场跨境较量也在进行。2022年12月,荣昌居民刘先生遭遇裸聊敲诈,被威胁转账5000元。陈科研判发现,这并非个案——缅北某窝点通过裸聊视频敲诈勒索的受害人遍布全国,涉案人员近40人,“金主”舒某某是整个团伙的核心。

“境外作案不是法外之地!”2023年2月,陈科带领专案组进驻云南边境。跨境抓捕难如登天:没有执法权;嫌疑人藏身在缅甸果敢老街,地形复杂且势力交错;3000多公里的辗转途中,团队多次遭遇车辆故障、语言障碍。

“最险的一次,我们在边境村寨迷路,手机没信号,只能跟着当地人踩出来的小路走,天黑后还听到枪声。”陈科回忆道。历经半个月周旋,他们终于在当地警方协助下锁定舒某某行踪,将其成功押解回渝。

审讯中,舒某某交代了偷渡出境后管理裸聊敲诈业务、参与洗钱的犯罪事实。该案不仅是重庆警方跨境抓捕此类案件的“第一枪”,更创下当年全市唯一破获的裸聊敲诈恶势力团伙案。当刘先生得知“金主”落网时,反复说着:“没想到警察能追到国外去,太给我们出气了!”

(四)破命案积案,让沉冤得雪

2023年以来,陈科启动“破积案、追逃犯”会战专项行动,誓要侦破区局多年未破的命案积案和抓获历年重案逃犯。

面对案件时隔久远、物证缺失、取证艰难、线索渺茫的巨大挑战,陈科展现出非凡的韧性与卓越的战斗力,通过“积累式”复盘梳理,反复审阅案卷材料、笔记、照片,多次组织历次专案参战民警全面梳理、深入研判案发以来的专案侦查工作,重新刻画每个案件嫌疑人身高体态、性别年龄、犯罪动机、手段方式、作案人数等作案条件,同时针对每个命案积案进行复勘现场,通过侦查实验回溯作案经过。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陈科翻遍了几百个卷宗,几十次反复踏勘案发现场,在上千件痕迹物证中寻找线索,先后抓获了7名超过20年的命案积案嫌疑人,破获了10余件历年命案、重案积案。陈科以其命案必破的决心和顽强拼搏、无私奉献、严禁细致的过硬作风,告慰了逝者及家属,捍卫了法律尊严。

生死考验:藏在警服下的“软肋与铠甲”

2022年1月,云南边境的寒风里,陈科已经连续工作了10余天。走路时心慌气短、心率莫名加快,他只当是累着了,嚼片口香糖继续排查线索。同事劝他检查身体,他摆摆手:“案子卡在关键处,等抓完人再说。”

返回荣昌汇报完工作的第二天,陈科在单位突然休克,被紧急送往新桥医院。抢救室里,医生两次下达病危通知书——急性心力衰竭,再晚一步就可能致命。“他血管里像塞了沙子,血压低到测不出来,异常危险,抢救不及时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主治医生感慨。

对家人的愧疚,是这位硬汉最柔软的地方。出差云南前,女儿攥着他的衣角哭:“爸爸别上班,陪我画年画好不好?”陈科蹲下来擦掉女儿的眼泪,转身就踏上了征途。“办案就是抢时间,忙到半夜回酒店,想打个视频,孩子早就睡了。”他的手机相册里,一半是案发现场照片,一半是女儿的涂鸦,“每次回家,她都要数着我警服上的星星,说爸爸是超级英雄。”

民心所向:小案里的“大民生”

“大案要破,小案更要管——群众的一针一线,都是过日子的指望。”2021年担任刑侦支队长后,陈科把“追赃挽损”写进工作手册的第一页。2022年,荣昌区传统侵财案件追赃挽损占比超30%,盗窃破案率达49%,均创历史新高;电信诈骗资金返还440余万元,返还比全市第二。

2022年5月,荣昌入室盗窃案环比飙升,报案群众里有独居老人丢失了养老钱,有新婚夫妇被盗了钻戒。陈科带队研判时发现,作案团伙为贵州沿河籍,反侦查能力极强。

“他们越嘴硬,越说明心里有鬼。”陈科组织专案组通宵制定审讯策略,带着年轻民警逐字分析嫌疑人供述,终于从一句“上次在四川偷的金镯子”里找到突破口。随后三天,他带队奔赴贵州、四川,驱车3000余公里,将5名嫌疑人全部抓获,追回黄金首饰、现金等赃物,返还到受害人手上。

用脚步丈量平安用初心诠释担当

“选择了刑侦,就是选择了与黑暗赛跑。”陈科说这话时,窗外的荣昌城华灯初上。14年从警路,他用946起案件的告破、30个家庭的团圆、33亿黑产的铲除、千万群众的安宁,诠释着“急先锋”的真谛——不是天生无畏,而是选择勇敢;不是不懂疲惫,而是肩上有担当。

在荣昌的大街小巷,在川渝的边境线上,在缅北的罪恶巢穴旁,陈科和他的战友们仍在奔跑。因为他们知道,警徽的重量,永远藏在群众安心的笑容里;刑侦的意义,就是让每一份期待,都能等到回响——哪怕跨越山河,哪怕直面生死。(荣昌区公安局)

【责任编辑:徐海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