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梁平百亩水稻种植示范基地迎测产验收
近日,重庆市农业农村委组织专家团队,对梁平区星桥镇两路村百亩水稻种植示范基地进行测产验收。经严格测产,基地试种的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平均亩产达830.9公斤。
现场,成片的水稻长势喜人,沉甸甸的稻穗压弯秸秆,数台联合收割机在田间来回作业。伴随着轰鸣的机器声,饱满的稻穗被卷入机身,金灿灿的稻粒顺着出粮口倾泻而出,颗粒归袋。专家团队严格按照粮油作物高产竞赛测产方案,随机抽取3块田块,经过面积丈量、鲜谷称重、晒干扬杂、水分检测等流程,最终按13.5%标准含水量折算实收产量。结果显示,3块田亩产分别为787.5公斤、818.8公斤、892.4公斤,平均亩产达830.9公斤。
“在种植过程中,基地集成合理适时早播、规范机抛增苗、一喷多促、抗碾压低桩机收等核心技术,通过‘种、肥、药、机、技’全产业链配套,实现促控结合争大穗、合理密植增主穗、套餐种植增粒数。”星桥镇两路村百亩水稻种植示范基地种植户邓中介绍。
“这次示范种植是我们在粮油作物种植上的一次积极探索。从田间长势看,新品种长势均衡、结实率高、籽粒饱满,不仅生育期适中、抗病性强,且从育秧到收割可实现全程机械化,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邓中高兴地说。
值得一提的是,示范品种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具有较强的再生功能,是典型的“中稻——再生稻”品种。头季稻收割后,通过施肥,稻秆上存活的休眠芽可重新长穗,在适宜的水、肥、温、光条件下,能进行第二季收割,从而实现“一茬两收”。这一模式不仅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复种指数,更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收割,确保再生稻生长丰收,争取亩均产量突破1000公斤。”邓中说,他们也将带动其他种植大户、农户一起换品种、学技术,助力更多农田实现“高产、高效、优质”升级。
据了解,今年以来,梁平区以“示范引领、全域提质”为抓手,规模化推进水稻示范种植,总面积约10万亩。在品种布局上,除推广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外,梁平区还以优质品种与常规水稻品种协同布局,形成“良种+良法+良技”的立体示范体系,并在各示范片区,从精准育秧、智能施肥到绿色防控、机械收割,全程配套标准化技术方案,筑牢粮食安全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