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开展“访学探社明产业 治沙悟农践北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5-08-22 10:49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8月15日,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沙海筑梦,红韵北疆”研学实践团前往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开展“访学探社明产业治沙悟农践北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图片1.jpg

解锁“麦草方格”的生态密码

在巴润别立防沙治沙基地,工作人员以麦草方格固沙技术为切入点展开讲解,将麦草按1米×1米方格埋入沙层,既通过“网格阻力”削弱风沙流动性,又能截留雨水、涵养土壤水分,为梭梭、沙柳等固沙植物扎根创造条件。经过四十余载接力奋斗,沙化土地面积持续缩减,流沙前侵势头明显遏制。

图片3.jpg

感悟沙海农作的共生哲学

在巴润别立乌泽木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团队成员实地调研“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了解“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循环产业:种植的玉米,部分售卖,部分用于养殖牛、羊、猪等家畜,其粪便转化为有机肥料滋养农田,实现农牧业发展质效齐增。

图片5.jpg

见识“浅埋滴灌”的农田智慧

在巴润别立农产品基地,团队成员跟随工作人员到田间地头了解灌溉技术:巴润别立土壤透气却保水差,合作社灵活采用浅埋滴灌——管道深埋抗风沙掩埋,精准送水至根系;在长日照、大温差加持下,耐旱作物籽粒愈发饱满,在沙海诠释节水农作的独特密码。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团队成员在防沙治沙、产业调研方面的实地经验,为沙区产业升级提供青春视角,更进一步强化了团队成员对生态责任的认知与担当。(田晓亭、李越、刘宇航 )

【责任编辑:徐海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