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精准降本下足“绣花”功夫——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大淑村矿持续推进降本增效侧记

2025-08-22 09:47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三季度以来,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大淑村矿积极拓展“挣”的新路子,开拓“省”的新方法,千方百计在增盈创效、降本增效、节支降耗上深挖内潜,破解矿井生产经营困局。

构建全链条成本管控体系

“降本大头在一线,必须用手术刀式的精准管理找突破点。”成本考核办负责人苏海俊提出。

他们立足生产实际,以控制材料消耗为突破口,全面落实《生产材料使用管理办法》,把修旧利废作为月度考核硬指标,将设备指标分解到职能部室、区队、班组,形成“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扛责任”的管控格局。

“现在每个生产队都有成本核算表,一颗螺丝、一根锚杆都要登记。” 在井下工作面,职工拿着登记本记录着刚回收的支护材料……他们通过建立“物料回收及自制自修单价表”,鼓励各单位使用回收修复后的材料及配件,按使用价值30%至50%计入使用单位材料费用,有效降低了成本支出。

从“外委依赖”到“自主造血”

开拓区校直刮板100个,运输区修理超速挡2部、道岔1部,掘进区制作槽钢190根……8月11日,材料科人员正在统计各单位修旧利废材料数量。

为打破外委依赖,他们实施“设备档案”管理,组建10人“设备周期管理”小组,将自主维修范围覆盖皮带机头、转载机、刮板输送机等10余类主要设备,形成“预防性维护+精准维修”模式。

此外,将维修延伸至井下现场,深入结合“以修代培”活动,形成了“修旧利废+技能提升+效益共享”的良性循环,既锤炼了职工队伍的维修技能,又激活了“自主造血”的内生动力。

向管理要效益的“乘法效应”

为精准管控成本,他们融合技术与管理创新,坚持依靠科技推动效率效益双提升,在井下应用锂电、风动单轨吊9部,甩掉22部绞车,减少信号把钩工、绞车司机等岗位19个,节省人工费用90余万元。开掘专业通过使用大功率掘进机、钻装机,五采区三条下山提前4个月完成了掘进任务。

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将煤质提升作为“乘法”核心动能,抓实抓细采掘、运输、洗选、销售“四大环节”,创新构建172303工作面煤矸分离系统,精准勘探变质煤与正常煤赋存边界,科学制定分采、分运措施,持续抓好动筛车间慢速皮带块煤回收工作,累计回收块煤85吨,创效4.6万元。(马文强)

【责任编辑:徐海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