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科技赋能+人力防控 大力提升防汛应急能力

2025-08-22 09:33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应急队伍10分钟内可完成集结并打开应急救援物资仓库,20分钟内抵达灾害现场,30分钟内将可能受灾的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

泸州市江阳区黄舣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浪介绍,该镇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物联系统一旦发出预警,会根据预警程度立即启动对应应急预案。预警信息还能直接触达群众,当流域内雨量和水位达到设定的黄、红色报警值时,数据会同步传送至农户家中的入户预警器,预警器随即发出声光警报,提醒群众及时规避山洪风险。

“我们在危险区域布设了雨量和水位预警站,通过室外预警站监测的数据传导至终端,达到临界值后,入户预警终端就会自动报警,提示住户准备转移或立即转移”,江阳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说。

“以前没有这些设备,总担心夜里山洪突然来袭,现在安了报警器了,有危险会及时通知大家,我们一家人睡觉都要踏实多了”,江北镇一村民高兴地表示。

“我们依托运营商短信发布平台,在暴雨、河道洪水来临前,向全区12个山洪灾害危险区、6个河心洲坝、3个网红耍水地定向发布风险提示短信,劝导群众和游客远离风险点位、做好防范措施”,江阳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举措让预警信息在极短时间内直达受威胁群众,极大提升了预警精准度、通知覆盖面和防汛工作效率。

在致力于科技赋能提升防汛应急能力的同时,江阳区还同步加强人力防控,布防“技防+人防”双重保障。该区各镇村均成立了防汛指挥部,明确责任分工,安排专人包片巡查,严格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机制,加密对山洪灾害危险区、水利工程等重点区域的巡查频次。

同时,江阳区还提前储备编织袋、救生衣、抽水泵等防汛物资,通过宣传栏展示、开展应急演练、进行入户宣传等方式提升群众的防汛避险技能,全面提升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构建起了“专业防控+群众参与”的全方位联防联控格局。(廖菲、陈小兵)

【责任编辑:徐海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