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科技大学“慧穹应急”实践队:深耕基层,让气象防灾减灾之花在津沽大地绽放
天津科技大学“慧穹应急”实践队成功入选第十七届“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第十七届“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是由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有关高校联合开展的“三下乡”专项活动,“慧穹应急”实践队为天津科技大学唯一入选的团队。2025年暑期,实践队积极响应号召,深入天津市滨海新区、南开区基层一线,走进滨海新区气象局、滨海新区图书馆东疆港分馆、胡家园街道郑庄子村和南开区三潭东里社区等地区,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科普实践活动,将专业知识和实用技能送到群众身边。
进滨海新区气象局:探索预警流程,共话基层应用
实践队赴天津市滨海新区气象局进行深度调研。队员们走进预报大厅,零距离观察基层气象部门的日常业务运作流程,特别是气象预警信息的生成、审核与发布机制。队员们与气象局领导卜清军进行了深入交流,重点探讨了如何进一步提升预警信息在基层社区、农村的触达效率和应用实效。团队通过旁听会商会议,深刻感受气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同时系统了解基层气象部门的工作流程和方法为实践队后续进行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提供了专业依据,也让队员们更清晰了如何将气象术语转化为群众易懂的防灾指引。
图为实践队与气象局领导合影留念。李红利供图。
进学校与图书馆:寓教于乐,播种安全种子
实践队将生动有趣的防灾减灾课堂搬进了滨海新区图书馆东疆港分馆和小王庄第二小学。针对少年儿童,队员们创新设计了“闯关式”手工活动和情景模拟游戏。孩子们在动手折出“蓬松云朵”的过程中认识积雨云,在模拟设计避难路线的互动中体验互助与自救。家长和志愿者的共同参与,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深入人心。
进农村:扎根田间地头,科技赋能防灾
实践队深入胡家园街道郑庄子村和小王庄镇的田间地头,开展扎实调研。队员们走进桃园、菜地和垂钓湖,实地查看并记录了暴雨导致的果树落果,低洼地积水和土壤墒情变化等一线问题。在郑庄子村,邵书记带领队员们实地查看防汛储备物资和临时加固措施,并结合实地勘测的土壤湿度数据和易涝点标注,为村庄排水系统优化、土堤加固等提出了短、中、长期的具体建议。队员们将村民口述的灾害应对“经验”进行数字化记录和分析,力求让未来的预警信息更贴合农业生产实际节奏。
图为实践队与郑庄子村书记交流。郭婧雨供图。
进社区:精准服务需求,提升应急能力
实践队在南开区三潭东里社区、佳顺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揽涛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地开展了多场精准对接需求的社区活动。在三潭东里社区,队员们紧密结合居民实际生活环境,详细讲解家庭防汛要点,并协助社区完善了应急联络手册;在佳顺苑社区,活动以面对面教学为核心,队员们一对一教会多位长者如何通过手机接收气象预警信息、如何拨打应急热线和如何检视家中安全隐患,有效提升了老年群体的防灾意识和能力;在揽涛轩社区,实践队聚焦少年儿童,通过趣味PPT讲解、互动问答和应急小程序实操教学,让孩子轻松掌握基础防灾知识。系列活动赢得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致点赞,取得良好反响。
这段充实的暑期实践,让团队成员们更加坚定了信念:用气象知识守护民生福祉,用科普行动服务社会所需,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点燃青春理想。未来,他们将带着这份“依托气象、服务民生、坚持科普、励志青春”的精神,深入基层,在气象防灾宣传、乡村振兴服务和扎实调研实践中,把青春梦想书写在祖国大地上,为气象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澎湃的青春力量。(天津科技大学:侯舒扬、王瑞英、李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