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广元创新推出安全生产“七个精准”机制探索长效监管新路径

2025-08-20 16:28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为更好的统筹安全和发展,近日,广元市创新推出安全生产“七个精准”工作机制,通过系统性、精准化的制度设计,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这一创新举措标志着广元市安全生产治理进入精细化、科学化新阶段。  

顶格调度:让安全责任“实起来”

“七个精准”工作机制首先从顶层设计入手。市安委会建立三级调度体系:每季度由市委书记或市长亲自主持全体成员会议;针对事故多发领域,由常务副市长召开警示教育会;每月由市安办主任召开专题调度会。这种“顶格推进”的工作模式,确保了安全生产始终摆在突出位置。  

7月11日,市安委会副主任、市安办主任、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冀健华组织召开市安委会办公室召开2025年第4次办公室主任办公会议。会议对《“广元安全隐患随手拍”公众版运行管理办法》《“广元安全隐患随手拍”企业版推广应用管理办法》进行了审议,对下半年“随手拍”政企双版推广工作进行了部署。

“现在的会议能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上面千钧力,下面万根针’。”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精准调度、精准施策,真正让安全责任落地生根。  

闭环管理:给隐患治理装上“导航仪” 

在精准排雷方面,广元市创新建立“双库一画像”机制。一方面构建全市安全生产资料库和重点企业名录库,实行动态更新;另一方面通过行业风险“画像”,实现隐患精准识别。  

近年来,随着“广元安全隐患随手拍”的持续推广,广元加大预防性投入,让隐患治理更高效,确保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同时在企业内部推行“一患三奖”制度,鼓励员工争当“安全哨兵”。精准举报的机制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据悉,“随手拍”公众版自2023年11月上线运行至今,全市累计10.9万人关注下载,接收群众举报隐患14.6万条,办结率99.3%,发放微信红包奖励269万元。“随手拍”企业版自2025年3月上线运行至今,全市累计144家企业推广运用,录入企业职工0.94万人,累计收到报告隐患3.4万条,向职工发放红包奖励15.58万元。全民参与的治理模式,与广元连续71个月未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的良好安全态势相互印证。

铁腕执法:为安全生产划出“高压线” 

在精准执法环节,广元市亮出“三查三带”利剑:带专家查专业、带执法查违规、带媒体查典型。明确规定执法检查企业立案率不低于15%,重大隐患发现率要达到10%。对整改不力的企业,将由市级直接立案查处。

7月10日,广元市应急管理局工贸科执法人员,会同利州区应急管理局、经信科局,带领行业专家,对零八一集团四川力源有限公司开展专家指导服务和安全设施设计诊断工作。执法人员对照《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清单》《事故高发领域隐患排查整治重点事项清单》《工贸高风险企业高危领域较大以上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精准会诊关键设施、特殊部位、重点场所的问题隐患,此次执法检查共发现企业问题隐患16个。

“这不是简单的数字要求,而是倒逼执法人员练就‘火眼金睛’。”市应急管理局执法一科负责人表示。通过行刑衔接、上限处罚等措施,依法严查违法违规行为,形成强大震慑。

立体督导:给责任落实加上“保险锁”

为确保政策落地,广元市组建了8个综合督查组和4个机动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督导。特别是在节假日、汛期等重点时段,督查组将化身“安全侦探”,直插现场找问题。  

考核指挥棒也同步升级。《安全生产巡查考核办法》不仅提高考核权重,更强调结果运用,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能对账。

在精准问责方面,广元市坚持“一案双查”“四不放过”,对事故责任一追到底。对事故多发易发行业和地区实行“开小灶”机制,进行重点帮扶。同时,一般亡人事故提级调查、较大事故严格执行“十五条硬措施”,始终保持严惩重治的高压震慑态势。  

“问责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问责实现本质安全。”驻市应急管理局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强调。这种既严管又厚爱的做法,正在塑造全新的安全责任文化。  

从顶层调度到基层落实,从隐患发现到整改销号,从严格执法到暖心服务,广元市形成了一套全链条、闭环式的治理体系。用“正向激励、负向约束、反向惩戒”工作总方法,着力推动公共安全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徐海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