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以“工匠精神”打磨干部“成色”

2025-08-20 15:29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工匠锻造器物,讲究千锤百炼、精益求精;组织培养干部,同样需要精雕细琢、久久为功。一名干部从“璞玉”到“良才”,既离不开自身的打磨,更需要组织以“工匠精神”精准施策,在培养、使用、管理的每个环节下足“绣花功夫”。

“选材”要准,摸透“材质”方能有的放矢。好工匠选材,必先辨其纹理、知其特性;培养干部,也需精准识别人的长处与短板。有的干部擅长统筹协调,放在综合岗位能盘活全局;有的干部精于专业技术,扎根业务一线能突破瓶颈;有的干部敢闯敢试,派往前沿能打开局面。组织部门当如“相玉者”,通过日常考察、专项考核、群众评议等方式,摸清干部的“材质”与“潜力”,为其量身定制成长路径,才能让“好钢用在刀刃上”。

“打磨”要实,经住“淬炼”方能成器。工匠锻造利刃,必经高温淬炼、反复打磨;干部成长,也离不开实践的“烈火”与考验的“磨石”。那些曾经在疫情防控中日夜坚守的干部,在防汛救灾中冲锋在前的党员,正是在急难险重的“熔炉”里,练就了临危不乱的定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培养干部,就要敢于把他们放到“吃劲岗位”上“墩苗”——让年轻干部去乡村振兴一线练“脚力”,让机关干部到窗口接“地气”,让业务干部参与跨部门协作拓“眼界”。唯有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干部才能褪去“书生气”,多些“泥土香”,从“纸上谈兵”的新手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能手。

“管护”要细,常修“毛刺”方能保其质。再好的器物,若疏于保养也会生锈;干部成长,若失于管理也易走偏。组织部门要当好“护玉人”,既要有“严管”的硬度,对苗头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用纪律规矩为干部“修枝剪叶”;也要有“厚爱”的温度,在干部受挫时鼓劲、迷茫时引导,为敢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就像工匠定期为工具上油、除锈,唯有常态化的管理与关爱,才能让干部始终保持“锋利”与“洁净”。

干部是事业的“基石”,其“成色”如何,直接关系到事业的根基是否牢固。以“工匠精神”精育细培,让每一名干部都能在合适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才能锻造出一支经得起考验的“铁军”,为事业添砖加瓦、行稳致远。(石珩江)

【责任编辑:徐海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