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童心的点灯人——记湖南省邵东市城区第一完全小学教师李昀方
在教育的星河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不是太阳,却愿做一盏灯,以微光引路,以温暖守护。湖南省邵东市城区第一完全小学李昀方老师,便是这样一位在学生心田里悄悄点亮星光的人。从教二十余年,她始终站在离孩子最近的地方,以爱与智慧为火把,照亮一段又一段成长的朝圣路。
读懂童年:蹲下来看见每一个孩子
她常说:“孩子不是缩小的成人,而是一个个完整又独立的小宇宙。”
她不怕麻烦。每接手一个新班,她第一件事不是翻开课本,而是打开每一个孩子的世界——她自制“学生档案”,里面不仅记录身高成绩,更藏着他们的梦想、恐惧和悄悄发光的角落。
学生潼潼内向得像个影子,成绩单上的数字也总是沉默。李老师没有急着催他背书做题,而是俯下身,走进他的世界。几次轻声交谈后,她发现这个沉默男孩的笔下有一个奔流的银河——他爱画画。于是她鼓励他:“潼潼,把你的故事画给世界看,好吗?”她陪他挑选画笔,指导他参加绘画比赛。当一等奖的证书映亮男孩羞涩的笑脸,一道自信的光,也从此照进了他原本紧闭的心门。
在她的课堂,没有“标准件”,只有“私人定制”。思维活跃的孩子,她递上更具挑战的阅读书目和探究课题;脚步稍慢的孩子,她利用课后时间夯实基础,用“今天比昨天多认识一个字”的鼓励静待花开。
经营家园:让教室成为温暖的共同体
李老师的班级,规矩不是“她定的”,而是“我们定的”。开学第一周,她带着孩子们开“立法会”——“我们的班该有什么样的氛围?”“每个人想为什么负责?”于是,规则从孩子心里长出来:喜静的成了“图书管理员”,爱跑的做了“体育部长”,每个孩子都在这方小天地里,找到了“我很重要”的归属。
她深信,教育不止于课本。运动会上,她是嗓门最大的“啦啦队长”;文艺汇演,她是熬夜帮孩子们抠动作、选服装的“导演”。她不是在“管”孩子,而是在和孩子一起生活。她让每一次击掌、每一场合作、每一次为共同目标的冲刺,都变成无声的课程,教会他们何谓责任、荣誉与集体。
具体之爱:藏在细节里的深情
在她这里,爱不是一个宏大词汇,而是清晨入校时一个蹲下来的拥抱,是察觉到孩子情绪低落后一次走廊上的轻语,是默默为过敏的孩子重新调整午餐,是放学后那个“再讲一遍,不急”的温柔侧影。
学生航航曾为语文掉队而自卑,尤其是阅读理解,总是难以把握文章的深意。李老师便对他说:“文字是世界的声音,我们一句一句听,慢慢就能听懂。”从此,放学后的空教室里,总有一大一小两个身影沉浸在书香中。她从最基础的段落分析开始,带他品味文字背后的情感,鼓励他写下自己的感想。当航航终于举着满分的语文卷子冲向办公室,他脸上绽放的光芒,是对这份耐心最好的回报。
而对家境困难的豪豪,李老师的爱化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悄悄申请助学金,送上新书包和文具,日常一句“早饭吃了吗?”的问候……她守护的,是一个孩子脆弱的自尊,和继续向前奔跑的勇气。
携手共育:搭建家校彩虹桥
教育是家校的双人舞,李老师是最用心的领舞者。她的手机里,存着无数个与家长深夜沟通的记录;她的脚步,踏遍了许多个孩子的家门。她不只是反馈成绩,更与父母分享孩子今天的一个微笑、一次举手、一点进步。
她策划“家长开放日”,让父母重回课堂,亲眼见证孩子的成长;她组织“亲子运动会”,让爱与鼓励在并肩奔跑中传递。她让家长明白:我们不是甲乙方,而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信任,就这样在一次次的坦诚相见中落地生根。
时光回响:在岁月中收获森林
时光从不辜负真诚的播种人。她带的班级,成绩总在年级前列,奖状贴满墙壁。但这些,在她看来都不是最珍贵的“硕果”。
她最骄傲的,是那个曾经内向的潼潼,后来自信满满,成功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是那个语文考满分的航航,写信告诉她“老师,我终于读懂文字里的温度了”;是许多年后,一个同样站在讲台上的年轻教师对她说:“李老师,我正在成为像您一样的人。”
李昀方老师,用二十余年的光阴,把自己活成了一盏灯、一把土、一座桥。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日复一日的理解、尊重和永不枯竭的爱,在无数童心里栽下了光明的种子。她知道,教育是一场温柔的坚持,而她,愿做那个永远的点灯人。( 王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