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锚定民生坐标,书写幸福新答卷

2025-08-19 14:53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新时代民生工作锚定新航向。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广大党员干部当以《意见》为指引,在民生工作中做到“问需于民不偏航、聚智于民不停步、造福于民不松劲”,奋力书写民生幸福新答卷。

问需于民,校准方向不偏航。民生工作不是空中楼阁,而是要扎根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党员干部要走出办公室,走进田间地头、社区小巷,用脚步丈量民生,用真心倾听民声。既要关注群众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也要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的难点痛点。要善于从群众的“吐槽”中发现问题,从群众的“期盼”中找准方向。通过建立常态化的民意收集机制,畅通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让每一条意见、每一个建议都能被听见、被重视。只有精准把握群众需求,民生政策才能有的放矢,民生工作才能行稳致远,不偏离为人民服务的航道。

聚智于民,并肩推进不停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民生事业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在民生工作中,要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从老旧小区改造到社区服务提升,从公共交通优化到生态环境改善,每一项民生工程都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让群众参与决策、监督和评价。要搭建群众参与的平台,创新参与方式,如开展线上线下民意征集、召开居民议事会等,让群众真正成为民生工作的“主人翁”。同时,要加强部门协同、城乡联动,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民生项目顺利推进,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强大力量,推动民生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不停下改善民生的坚定步伐。

造福于民,落地见效不松劲。民生工作做得好不好,最终要看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否得到提升。要把《意见》中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惠。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优质教育、医疗、养老等资源惠及更多群众。要强化政策执行,加强跟踪问效,对民生项目实行全过程管理,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每一项政策都能落地生根。对工作不力、敷衍塞责的行为要严肃问责,对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的干部要大力表彰,以鲜明的导向激励干部真抓实干,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民生工作取得实效,不放松为人民谋幸福的干劲。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在新的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当以《意见》为遵循,以“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担当,用心用情用力书写民生幸福新篇,让人民群众共享更多改革发展成果,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阔步前行。(华蓥市庆华镇人民政府:刘星)

【责任编辑:徐海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