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春风化雨育桃李 匠心耕耘谱华章 ——记湖南省武冈市泉塘中学班主任曾金一老师的教育情怀

2025-08-19 13:53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湖南省武冈市泉塘中学的校园里,有这样一位老师:她步履匆匆,却总能在学生需要时停下脚步;她言语不多,却能用最朴实的话语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她,就是班主任曾金一老师。从教7年以来,她用爱心浇灌希望,用智慧启迪心灵,用坚守诠释责任,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教育赞歌。

爱心育人:春风化雨润心田

清晨六点半,当第一缕阳光洒进校园时,曾老师的身影已经出现在教学楼。她习惯性地检查教室的每一处细节:开窗通风调节室内温度,擦拭讲台保持教学环境整洁,在黑板上写下当天的励志语录。"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能让学生感受到被重视的温暖。"曾老师这样解释她的坚持。  

在班级管理上,曾老师独创"心灵驿站"制度。每周五下午,她都会预留一小时作为"师生谈心时间"。这个传统从三年前延续至今,已经帮助数十名学生走出心理困境。去年冬天,学生小张的父母离异,成绩一落千丈。曾老师发现后,不仅每天陪他吃午饭,还特意安排班干部轮流关心。三个月后,小张在作文中写道:"曾老师就像黑夜里的灯塔,让我找到了回家的路。"  

对特殊学生群体,曾老师倾注了更多心血。班上留守儿童小李家境困难,曾老师不仅自掏腰包为他购买一些小物品,还给他申请了学校的贫困补助。为此,小李的奶奶特意送来家养的土鸡蛋表示感谢,曾老师却煮好分给了班上学生,说要"让所有孩子都尝尝家的味道"。  

智慧教学:创新求变结硕果

作为语文学科骨干教师,曾老师的课堂总是充满诗意与哲思。走进她的教室,你会看到学生们沉浸在经典文本的品读中,会听到此起彼伏的思维碰撞声。"语文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生命的对话。"这是曾老师始终坚守的教学信念。  

针对复习阶段,曾老师独创"三阶提升法":思维导图梳理知识体系,"病句医院"攻克语法难点,"微写作"强化表达能力。这套方法使班级语文平均分在模拟考中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学生小林说:"曾老师把枯燥的复习变成了探索之旅,每节课都有新发现。"  

在阅读推广方面,曾老师更是倾注心血。她在班上每周举办读书分享会,精心设计的"阶梯阅读计划"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经典。作文教学是曾老师的又一强项。她开创的"生活作文"训练法,鼓励学生从校园广播、田间劳作、家庭琐事中捕捉素材。每周的"班级佳作墙"展示着学生们的成长轨迹。

在文言文教学上,曾老师研发的"文白对译"趣味学习法深受欢迎。她将艰深的文言知识编成快板、改编成情景剧,让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要点。家长李先生说:“孩子以前最怕文言文,现在居然能背诵了。”

团队引领:薪火相传共成长

作为教研组长,曾老师毫无保留地培养青年教师。她认真制定教研组计划,每周固定听课评课,每月组织教学研讨。去年新入职的李老师回忆:"第一次公开课前,曾老师陪我磨课到晚上十点,连板书字距都一一指导。"  

在班主任工作交流会上,曾老师分享的"班级自治"管理模式引发热议。她倡导的“值周班长制”让学生轮流参与管理,“成长档案袋”记录每个学生的进步轨迹。使班级管理效率显著提升。  

家校共育:同心协力筑未来

曾老师特别注重家校沟通。她建立的家长群不但发布相关通知,而且会分享教育心得。每月一次的"家长开放日",她都会精心设计亲子活动。家长王女士说:"曾老师让我们明白,教育不是学校的独角戏。"  

清晨的校园里,曾老师依然保持着第一个到校的习惯;深夜的办公室,那盏常亮的台灯见证着无数个伏案工作的身影。当被问及为何如此投入时,她笑着说:"看着孩子们眼里的光,所有的辛苦都值得。"这或许就是对教育初心最好的诠释——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灵魂唤醒灵魂。在教育的田野上,曾老师正以她的方式,书写着新时代教师的担当与情怀。(黄敦余)

【责任编辑:徐海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