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安康市防指发布紧急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人员转移避险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2025-08-12 09:44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8月9日安康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员转移避险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紧急通知↓↓↓

连日来,我国多地暴雨成灾,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特别是8月8日,甘肃兰州市榆中县等地遭遇连续强降雨引发山洪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灾害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省防总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压实转移避险包保责任,强化人员转移安置工作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人员转移避险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通知如下。

一、深化思想认识,牢固树立两个至上理念

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暴雨洪涝灾害的极端危害性和转移避险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把确保人员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将提前安全转移避险作为最核心、最有效的防御措施。要严格按照《陕西省防灾避险人员安全转移规定》和《安康市暴雨灾害预警响应规定》,坚决执行省市近期印发的《关于做好转移人员安置严禁擅自返回的通知》《关于做好外来人员防汛安全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落实防汛包保责任制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坚持预防预备与应急处突相结合,聚焦防御重点,紧盯基层末梢,压紧压实责任链条,果断提前转移危险区群众,全力避免人员伤亡。

二、强化组织领导,织密避险转移责任网络

(一)健全包抓责任体系

坚持用好“县联镇办、镇自为战、村组自救、院户联防、预警到户、责任到人、提前转移”28字防汛工作方针和情况掌握到户、信息预警到户、责任落实到户的“三到户”及“早盯撤”防汛包联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市级领导包联县区、县级领导包抓镇办、镇办科级干部包抓村组、镇村干部包户到人机制,确保责任无缝衔接、层层压实。  

(二)确保覆盖目标人群

以村(社区)为基本单元,将暴雨、洪水、地质灾害等风险隐患点、危险区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分级分类建立转移人群和转移责任人动态管理台账。健全“点对点”提醒叫应和安全转移机制,实行定员定责、分片包干,确保风险区域内应撤目标人群一个不漏、全面覆盖。  

(三)压实基层防汛责任

各县(市、区)、镇(办)防指要紧扣“转移谁、谁组织、何时转、转到哪、如何管、何时返”六个关键环节,对山洪灾害风险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水库下游、城乡低洼地带等重点部位人员,逐户逐人落实转移包保责任人,明确转移信号、路线和安置地点。同时,针对旅游景区、农家乐、工矿企业、在建工地、道路桥梁隧道、低洼区域、地下空间、临河临崖临水部位等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的场所,要严格落实业主单位主体责任和主管部门监管责任,确保属地、行业、主体三方责任无缝衔接、协同发力。

三、科学分析研判,务必做到应转尽转快转

(一)强化会商研判预警

各级防指要组织气象、水文、水利、应急、自然资源等部门,密切监测市域内及周边毗邻地区雨情、水情、汛情变化。针对河流行洪、库塘蓄洪、城镇内涝、山洪及地质灾害等不同风险,按照“时间早一点、范围广一点、动作快一点”原则,科学会商研判,精准划定危险区域,高效传递预警信息,确保转移决策科学、行动迅速、避险安全。

(二)果断组织安全转移

严格执行强降水期间“三个坚决”“四个一律”规定和“五个必须”工作纪律,牢固树立“三个不怕”“四个宁可”的科学防汛理念,提前果断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做到“应撤早撤、应撤快撤、应撤尽撤”,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对老弱病残、特困五保、农村留守等自救能力弱的人群,严格落实亲戚邻里、村组干部、党员群众“一对一”帮扶责任,坚决防止组织不严、失管松管造成人员在转移过程中不安全事故发生。

(三)确保转移过程安全

严格按照事前预定的转移路线和安置点位组织群众安全转移。转移过程中要充分评估灾害风险点,熟悉周边环境与安全路径,对突发极端情况做好充分应急准备,避免盲目冒进,全力保障转移对象和工作人员安全。对预报或发生在夜间的强降雨,务必提前预警、提前组织,确保天黑前所有人员安全撤离到位。

四、规范安置管理,全力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一)优化安置点位

要充分依托和整合现有公共资源,广泛利用社会闲置资源,持续合理布局和建设一批覆盖城乡和所有灾害隐患点的防灾避险安置点。同时,对全市已建成的避灾安置点启用运行情况进行再检查再排查,针对包联责任、转移路线、疏散引导、安置程序、物资储备及医疗保障、回迁条件等方面开展全面查漏补缺,确保安置点和转移线路安全可靠,满足群众防灾避险特别是极端灾害天气下的避险需要。

(二)加强服务保障

要提前调拨预置和及时发放各类救灾物资,统筹做好安置点群众生活服务保障工作,按照“五有”要求,重点做好灾后困难群众社会救助,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地方住、有病能就医。

(三)强化管理管控

要严格按照《陕西省防灾避险转移人员安全返回工作指引》要求,安排专人加强安置点的集中管理,进一步细化避险转移人员安全返回各项条件措施,落实好“两把锁”措施,安全风险未排除前严禁转移人员擅自返回,坚决避免次生灾害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发生。

【责任编辑:徐海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