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永:应急第一线 大山见证担当!
31℃的清晨,只是高温考验的序幕。
对于安全生产来说,高温就意味着隐患增多、风险增高。
尤其是旱涝急转之下,矿山企业防排水系统、表土临时堆场、供配电系统是否规范运行,防滑坡、防垮塌、防泥石流方案是否切实可行,都需要“心中有底”“手中有招”,才能“防患未然”!
8时30分,热浪初显,叙永县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我们随同市应急管理局汛期安全督导检查组来到叙永县四川黄草坪石灰岩矿区,奔赴大山深处、生产一线排险除患。
10时30许,到达四川黄草坪石灰岩矿区。
此时,未到正午,但骄阳似火、热浪滚滚。监管人员王勇、邓广俊似乎已习惯了这样的工作场景,猛地喝下一瓶矿泉水,与企业负责人简短对接后,会同县应急管理局监管人员黄伟峰、张英深入矿区,深入每一个放心不下的关键部位。
合规是矿山领域不可突破的底线。站在开采区开阔地带,督导检查组对照设计图纸,实时比对实际开采状态与设施设计是否一致,防范违法违规生产。
“工作面边坡角过大,边坡浮石要及时清理。”
“开采平台边坡底部安全警示标识设置不足,只有2块。”
督导检查从广角聚焦到细节,检查组沿着崎岖山路,走进开采区腹地,实地检查各项安全措施是否落地落实。
沿山而上,检查组攀上山体半腰,现场查看边坡在线位移监测设备运行是否正常,观测边坡是否稳定......
边走边看边指出问题,没有人在意汗珠大颗大颗地滴落,浅蓝色的制服上晕染出别样的色彩。光影下,应急人与企业管理人员交接问题,真挚而深切!
12时30分,从矿区回到会议室,大家拿着矿泉水一口而尽,扫除些许疲乏,开始检查企业履职台账。
“6月9日的记录,人工巡查排水沟、平台台阶、边坡等关键部位只用了40分钟,不太符合实际。”
安全管理制度健全与否?防汛防洪应急预案是否切实可行?内部隐患报告奖励制度是否严格落实,是否广泛告知员工?检查组细细查看,不时记录,针对发现的问题,叮嘱企业管理人员要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落实奖金、落实预案及时整改。
13时30分许,上午的督导检查告一段落,吃过工作餐后,继续转战第二站——金龙采石厂石灰岩矿区。
14时30分,刚走下车,一阵热浪席卷而来,矿区如同一个巨大的火盆,皮肤烤得生痛,令人窒息难耐。初次到矿区的我们,一时之间大脑发懵、一片空白。此时,矿上管理人员告诉大家,矿区地表温度在60℃左右。
前行,是对人体耐受力的极限挑战;转身,前期两轮超历史记录持续强降雨叠加当前极端高温影响,岩体长时间吸水饱和容易引发山体滑坡、崩塌.....矿工兄弟的生命安全让人放心不下,应急人毅然走进矿区。
排水沟——汛期安全的生命线。应急人踩着滚烫的碎石,手脚并用爬上边坡,沿沟渠一路排查。
很快,在茂密植被掩映下,一段被洪水冲毁的沟体暴露无遗。
“当前正值主汛期,排水沟必须立即修复到位!”
“沟内堆积的树枝、落叶、石块要及时清理干净!”
应急人的话语里,透着不容懈怠的果决。
前行的路上,汗珠沿着头盔帽檐滴落,浸润黝黑通红的肌肤。步伐,因高温、高强度连轴转而沉重。交流间隙,只听得见大家大口大口喘着粗气。
“你看,这些倒伏的警示标牌要及时扶正。”
“收到暴雨预警停产撤人消息后,要规范填写记录,做好闭环管理。”
……
面对极端挑战,应急人忘记了自己也是凡人之躯,只记得自己是防范化解风险、守护人民生命的应急卫士!
16时许,走出矿区,大家掏出随身携带的藿香正气水一饮而尽,这便是应急人对抗高温、预防中暑的最佳“标配”。
18时30分,经历近12小时的“高温鏖战”,督导检查组带着一身汗水和一胸责任返回了市区。
“今日事,今日毕”,梳理汇总督导情况、制定防范应对措施又至深夜......
感悟:每一次出发,每一声叮嘱,每一个告诫,都是对生命的敬畏、对初心的践行、对使命的担当!平凡的工作因此而不凡,平凡的个体因此更加精彩!(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