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预警及时 提前转移 泸州市叙永县大石镇117人成功避险

2025-08-07 15:16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受强降雨影响,7月24日6时左右,泸州市叙永县大石镇红洞桥村11、12社发生大规模山体滑坡。因预警及时,当地镇村干部提前组织群众转移,让56户117人成功避险。

叙永县大石镇位于叙永县东北部,距县城48公里,被四洞沟、黄荆老林和画稿溪三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围在中间。

滑坡局部



7月19至20日,叙永县大石镇遭遇强降雨袭击,大石雨量站累计降雨量达163.2毫米。22日早晨,下了两天三夜的雨渐停,红洞桥村12社社长杨胜录拿着卷尺,开始在12社范围内巡查。“主要看树、电线杆有没有倾斜变形,地面有没有裂缝”,9时许,杨胜录走到白云寺(小地名)附近,在村民杨光银空置的屋前,发现水泥硬化的晒坝被一条约1厘米宽的裂缝贯穿,晒坝两边的土里也有裂缝延伸。根据平时在镇上培训所学的经验,杨胜录判断有地灾可能,他立即将情况上报给村干部。

当日下午,叙永县大石镇紧急转移安置了受直接威胁的6户13人。

村干部接到报告后立即转报大石镇政府,镇政府立刻带领汛期驻守技术支撑单位四川省第六地质大队技术人员赶赴现场,专业技术人员核查发现该区域存在滑坡前兆特征。

受损民房



通过综合应用边坡雷达等智能化装备和泸州市地灾防治三维实景系统,融合历史地灾数据、地质环境条件等多元信息综合研判,第六地质大队科学圈定了滑坡范围及影响区范围,协助水利部门划定河道危险区,为避险转移决策部署提供技术支撑。

四川省第六地质大队岩土工程所副所长江炬说:“我们第一时间到达了现场,对该裂缝进行了核查,通过现场核查发现,该裂缝与滑坡的后沿裂缝高度吻合,我们就进行了扩面的排查,在这个裂缝的左侧我们发现了有土坎垮塌的拉裂现象,在裂缝的右沿也出现了道路裂缝贯通剪切现象,于是我们就继续往坡面排查,也同步发现了坡面的田坎出现了垮塌和鼓胀现象,最后我们通过无人机技术进行了大面积的追踪,推测出该地段有大规模的滑坡风险,我们立即向镇政府报告,建议对受威胁的群众进行紧急撤离。”

7月23日,变形范围扩大,附近稻田、墙基、公路出现大面积下错及开裂。经研判,叙永县大石镇应急指挥部立即将转移范围扩大至45户95人。

7月24日凌晨2时49分,山体发出一阵轰隆隆的异响,“像打雷,也像大货车经过的声音,不只响一声”。杨胜录一直不敢睡,和他一样留守在村办公室的人都听见了这阵响动。

指挥部推断白云寺及周边可能发生大面积滑坡,再次将转移对象扩大至56户117人。凌晨3时许,影响区范围内居民全部完成转移。

7月24日6时许,天色将明,约500万立方米的土石轰然垮塌,大规模山体滑坡发生。

经测算,滑坡总规模约500万立方米,造成11处房屋倒塌,23处房屋不同程度受损,耕地损毁约564亩,10余亩鱼塘开裂,区域内3公里左右道路垮塌阻断,直接经济损失约2255万元。

值得庆幸的是,因预警及时、提前撤离果断、管控到位,56户117人成功避险,此次山体滑坡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目前,该滑坡体已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技术人员运用边坡雷达等装备展开24小时动态监测,严防次生灾害。

【责任编辑:徐海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