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北碚公安:从军营到警营 初心不改续写为民新篇

2025-08-04 15:32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昔日,他们曾身穿军装,手握钢枪,在沙场上砺剑,是保家卫国的人民子弟兵;如今,他们身着警服,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成为守护安宁的人民警察。从军营到警营,从保家卫国到服务人民,变的是身份与战场,不变的是融进骨血的忠诚与初心。

户籍窗口的“服务标兵”

在重庆市公安局北碚区分局柳荫派出所的户籍窗口,总能看到民警李仲元带着微笑的忙碌身影。这位曾经的军人,2002年脱下戎装,又满怀热忱地穿上了警服。对他而言,制服颜色虽变,“为人民服务”的赤诚初心始终如一。

十六载军旅生涯,磨砺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与勤学上进的精神。庄严入警时立下的誓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捍卫法律尊严,是他心中不灭的灯火。他深信,警察的使命,不仅是雷霆出击的重拳,更是春风化雨的守护,让群众在平凡日子里感受到触手可及的安全与安心。

正是这份对职业的深沉热爱和对人民的如山责任,支撑着李仲元在户籍窗口日复一日地坚守。他用耐心的解答和温暖的笑容,细致服务每一位群众,在方寸窗口传递着脉脉温情,守护着一方安宁,成为了群众心中信赖的“服务标兵”。

社区邻里的“和事佬”

在朝阳派出所,社区民警邹昌树已扎根12年。当年,他脱下军装,换上警服,战场虽换,那份铭刻于骨的忠诚、担当与对人民的深情,始终如一。

初入警营,这位昔日的指挥员成了社区工作的“新兵”,面对千头万绪,也曾“两眼一抹黑”。但军人的字典里没有“学不会”!他毅然放下过往,一切从零开始。如饥似渴地向领导学思路、向老同志学经验、向年轻人学技能、向书本学法规。凭着这股韧劲,他从懵懂的“门外汉”,淬炼成经验丰富的社区“老警”,完成了从合格军人到优秀警察的华丽转身。邹昌树常说,正是这份用心用情、孜孜不倦的执着,支撑他在平凡的社区岗位上,守护着万家灯火的安宁。

川流不息中的“生命路标”

在交通管理支队机动大队,辅警翁武松的身影活跃在城市的脉络之上。从军营到警营,从“橄榄绿”到“藏青蓝”,身份与岗位几经变换,然而,那份铭刻于心底的为民初心,如同他巡逻车轮下的轨迹,清晰而坚定,从未偏移。他常以“戎装虽换,初心不改”自勉。自部队转业投身北碚公安这片热土,翁武松便将根深深扎下。

在日复一日的执勤巡逻、现场处置中,他不断磨砺成长,更将那份军人的坚韧与果敢,融入守护一方平安的默默坚守。变的是制服的颜色,不变的是他心中沉甸甸的责任与那份服务人民、守护安宁的赤诚初心——这初心,是他风雨无阻前行的灯塔,深植于北碚的沃土,长成了一棵守护平安的树。

高墙内的“守夜人”

十年军旅生涯,夏小益是无畏的逆行者,曾冲锋在渝中区朝天门批发市场、群林商场、铁山坪森林等重特大火灾的救援前线。2003年,他转战公安战线,扎根北碚。

作为社区民警,他将脚步印在街头巷尾,同时默默肩负起守护辖区消防安全的职责。2017年,他走进看守所高墙,在新的岗位上继续耕耘。时光荏苒,二十二载春秋流转,战场从烈焰火海到社区街巷再到高墙之内,不断变换。然而,夏小益骨子里那份在危急时刻锤炼出的担当、对平安的执着守护,以及服务人民的深沉情怀,却始终如一,熠熠生辉。他用行动诠释着:守护,是他永不褪色的生命底色。

驰骋天空的“鹰眼教官”

作为特警支队的无人机教官,张源的名字与“天空之眼”紧密相连。服役期间,他严守纪律、苦练本领,高标准完成各项任务,连续两年荣膺“优秀士兵”。2010年,他光荣退役,随即加入特警支队,成为一名辅警,延续着守护的使命。

张源始终秉持“退伍不褪色”的信念,将在部队中锻造出的过硬作风和优良品质,深深融入新的岗位。他潜心钻研,将过硬的军事素养转化为驾驭现代警用科技的能力,成为独当一面的无人机教官。岗位职责在转换,工作内容在更新,但那份根植于心的责任与担当,如同他操控的无人机一样,定位清晰,毫不动摇。他用科技之翼守护大地平安,在新的维度上,书写着忠诚与奉献的动人篇章。(北碚区公安分局)

【责任编辑:徐海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