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青羊区:聚焦精神社工个案管理实务能力提升培训
7月28日至29日,成都市青羊区民政局组织开展为期两天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个案管理实务能力提升培训暨督导活动,由成都市青羊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技术指导中心(综合站点)组织实施,来自辖区10个康复站的30名一线骨干社工参与其中。此次活动旨在持续提升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精准化水平,为辖区康复者及家庭筑牢专业支持防线。
作为精准赋能一线社工的重要举措,本次培训聚焦个案管理核心能力强化,通过搭建专业成长平台,助力社工为服务对象提供更高质量的社区康复服务。活动特别邀请到业内资深专家团队坐镇指导,包括中国康复医学会精神卫生康复专业委员会顾问、国家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专家组成员,以及来自香港心理卫生会社区康复学院、深耕国内社区精康社会工作40余年的资深督导。专家们通过个案入户跟访、疑难案例研讨、档案资料规范检视等实战化形式,手把手提升社工的实务技能。
入户家访是精康家庭支持服务的核心环节,在此次入户实践中,督导专家与社工一同走进康复者家庭,从落座位置、沟通顺序到谈话技巧等细节入手,全程示范指导面访全流程。专家特别强调,社工需在与家属沟通中主动把握谈话方向,体现专业主导性。“这次入户让我明白,家访前不能预设太强的目的性,要灵活观察实际情况提供适配服务。”参与社工坦言,这场生动的实战教学让大家深刻理解了家访的技巧与价值。
在疑难案例研讨环节,专家团队结合社工日常服务中的真实个案,共同剖析服务重难点,优化介入策略。针对个案中出现的情绪管理反复、调药后嗜睡影响参与康复活动等问题,专家引导社工从“复诊是否到位”“如何协助家属做好复诊挂号跟进”等专业角度展开思考,帮助大家建立更系统的服务思维。
当前,一线精神社工在需求精准评估、资源有效链接、服务计划动态调整、跨专业团队协作及档案管理规范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次培训直击痛点难点,通过督导支持引入新知识、新方法、新动能,有效提升社工队伍能力。下一步,青羊区民政局将持续优化学习交流与督导机制,推动精神社工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促进社区康复服务精准化、规范化发展,助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