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四川纳溪:雨后滚石……幸好提前转移,群众成功避险!

2025-07-23 16:51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近日,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遭遇持续强降雨天气,部分镇(街道)出现暴雨、洪水等险情。面对汛情,纳溪区上下迅速行动,各级各部门协同联动,从监测预警、隐患排查、提前转移入手,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本轮强降雨天气,泸州市纳溪区成功避险转移9个镇(街道)群众161户354人,未发生因灾导致的人员伤亡及重大财产损失。

巡查排查提前转移

7月20日,纳溪区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纳溪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立即启动防汛IV级应急响应。按照“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要求,龙车镇党委政府立即组织党员干部再次开展隐患巡查排查,利合村村干部代友明发现利合村14社东侧部分农户房屋后,因强降雨冲刷大量泥土垮塌淤积,易形成安全隐患,立即上报龙车镇党委政府,最快速度组织该社受威胁群众53人转移,并妥善安置在原阳坡中心小学处。

“今年汛期较去年雨水明显增多,目前已经进入‘七下八上’关键期,我镇按照主汛期相关要求,坚决将巡查排查制度落实到位,全力确保隐患无一遗漏”,龙车镇副镇长武正国说道。

纳溪区积极运用科技手段辅助防灾。各镇(街道)无人机飞手队伍实施高频次、网格化空中巡查,搭载高清镜头与热成像设备的无人机,将实时画面回传指挥中心,使得山林火点烟雾、河道异常涨水等潜在险情能在早期被及时发现。这一“人防+技防”的监测模式有效提升了预警响应效率。

“进入汛期以来,我每天都会对风险隐患点进行全面巡查排查,遇到下雨天,更是要加密巡查次数,及时做好记录和反馈”,龙车镇地灾隐患监测人员李天均说。

发现危险果断转移

纳溪区严格执行防汛应急预案,落实叫醒叫应机制和“三个避让”“三个紧急撤离”工作要求。在识别风险后,果断组织受威胁区域群众避险转移,确保应转尽转、转移及时。

“本次雨量预计很大,我们严格按照‘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的要求,排查风险隐患,一旦确认危险,迅速组织群众转移,核心目标是保障每一位群众的生命安全”,龙车镇党委书记姚正表示。

“7月20日上午,才刚开始下零星小雨,我们就挨家挨户提醒避灾,告知安全点位,下午又携带喇叭在村里巡查并再次进行安全提示”,龙车镇金龙村驻村干部曾礼说。

“暴雨还在持续,后续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风险很高,请大家务必配合,尽快转移到安全避险点!”利合村党总支部书记许秋萍正在劝离当地群众。现场,村社干部和镇政府三分之二汛期留守人员争分夺秒,分工协作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安全是最大的民生,镇上转移组第一时间将群众转移至安全的安置点,随后救灾人员调试好设备开始清淤排水并配合排查组设置警戒线,排查地灾隐患点。

妥善安置保障转移

“虽然我们的房屋损坏了,但现在吃得好、住得暖,真的要感谢党委政府的关心!”纳溪区护国镇龙沟村村民王维国感激地说道,他的话道出了众多转移群众的心声。

除了做到提前避险,护国镇也积极做好人员安置,落实专人对每一名转移群众进行精准管理,实行24小时巡查值守,坚决防止转移人员“回流”。目前,护国镇转移群众13户26人均已得到妥善安置,基本生活物资供应充足,情绪稳定。

“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灾情变化,加强隐患排查和群众安置保障工作,确保受灾群众生活无忧、安全度汛”,纳溪区护国镇镇长洪敏表示。

为严防再次灾害的发生,护国镇党委政府已在崩塌危险区设置警示带、警示标识牌等,技术支撑单位正在指导该点落实防灾措施。

“入汛以来,我区多次组织群众转移避险,这既磨合了基层的组织动员和应急处置机制,也一定程度上帮助群众增强了防灾避险意识、提升了自救互救能力”,纳溪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兰福成表示。

灾后重建工作已同步启动。纳溪区应急管理局正统筹全局力量,成立报灾、调度、重建等工作组:报灾组逐户核实灾情;调度组协调人员物资,保障一线需求;重建工作组深入受灾较重的乡镇和企业,提供支持,积极协助开展恢复重建工作;各组协同配合,全力为辖区筑牢“应急防线”。(周亚玲、王春阳、陈小燕)

【责任编辑:徐海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