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重庆市涪陵教育矫治所:乌江潮头党旗红 矫治征程踏浪行

2025-07-23 11:26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乌江潮涌,党旗如炬。在巴风古韵、理学智慧与三线精神浸润的热土上,重庆市涪陵教育矫治所党委高擎“潮涌乌江警心向党”的精神旗帜,围绕“乌江潮”党建特色品牌打造,以“思想引潮、党建统潮、业务兴潮、队伍助潮、创新涌潮”为路径,从涪陵地方文化提炼出的“忠、诚、清、勤、创”五字内核,掀起党建创新的澎湃浪潮。

从品牌矩阵的精心构筑到考核机制的刚性落地,从管理触角的精准延伸至能力提升的系统赋能,党建之力如潮水奔涌,浸润着场所每一个角落,激荡起戒毒矫治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气象。

品牌矩阵聚合力:锻造“红岩先锋”精神堡垒

场所深处,“乌江潮·红岩先锋报”墨香初散,首期推出的游来友、余建明等5名先进典型事迹,如星星之火,点燃了全所上下“学先进、赶先进、争当先进”的滚烫热情。这份精创的“一报”,远非简单的信息载体,它搭建起一个精神高地,让榜样的力量在字里行间激荡回响。

移步新建的“乌江潮”党建品牌展示区,一幅党建工作的全景图徐徐展开。品牌设计理念的深度阐释、支部季度考核的透明呈现、“六好党员”与“岗位之星”的荣耀展示,使之成为场所内凝聚共识、激发动能的“红色窗口”。在这里,抽象的党建成果变得可触可感,无声地诉说着忠诚与担当。

品牌的生命力更在于基层的百花齐放。各党支部紧扣主责主业,深耕特色土壤,精心培育出“助潮”“盾潮”“保潮”“护潮”“引潮”“涌潮”“融潮”等七个党建子品牌,形成“一报一区七品牌”的立体矩阵。这并非名称的简单堆砌,而是将党建势能精准导入戒治管理、教育矫治、后勤保障等业务末梢的生动实践,如汩汩活水,持续激活基层党组织的神经末梢。

严考实督砺精兵:驱动管理效能强劲跃升

制度如堤,约束方成奔涌之势。涪陵所党委以考核“指挥棒”破题,重磅推出《党支部考核办法》与《科级领导考核办法》等考核制度,构建起覆盖组织与个人的双层立体考核体系。支部考核结果直通评先评优,科级干部排名引入末位警示,制度的刚性为管理效能提升锚定了坚实基座。

考核的生命在于动真碰硬。2025年一季度考核结果经严格评定后张榜公示,6个先进党支部、7名“六好党员”、22名“岗位之星”脱颖而出,成为引领前行的标杆。与此同时,排名靠后的科级干部被“请”进谈话室,提醒谈话传导压力,更传递着“有为才有位”的清晰导向。

为筑牢规范履职的底线,配套出台的《民警学习提高班管理办法》亮出鲜明态度:凡“考核累计扣分5分”或“曝光批评3次”者,须脱产集中学习一周。此规一出,犹如悬起达摩克利斯之剑,“争取不被扣分、不被曝光”的自觉意识在全所民警中迅速扎根,履职尽责的规范性与严谨性显著提升。严管与厚爱的辩证法,于此转化为队伍战斗力的澎湃动能。

延伸管理无盲区:织密“八小时外”防护之网

民警队伍的清正廉洁,战场不仅在岗位,更在“八小时外”的生活圈、社交圈。涪陵所党委敏锐洞察风险点,以“两制一学一摸排”组合拳,构筑全天候管理监督闭环。

建章立制,划清行为边界。接连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民警“八小时外”教育管理的通知》及其《补充通知》,如同双轨并行的“警示灯”:前者亮明10条措施、4个责任清单及“六要六不要”行为准则,并针对“黄、毒、赌、酒、债、网”六类风险精准绘制30条负面清单;后者则进一步划定“三个禁止”的清晰红线,为民警“八小时外”行为架设了带电的“高压线”。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各支部迅速响应,组织民警职工开展“八小时外”专项学习教育,深入解读市局及场所相关制度文件,引导大家算清政治账、家庭账、自由账,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全所对照“负面行为清单”展开细致摸排,对筛查出的苗头性问题,第一时间启动谈心谈话机制。这种带着温度的提醒、饱含关切的督促,如春风化雨,将风险隐患化解于萌芽,有力维护了队伍的纯洁稳定,守护了场所的安全之基。

精准赋能强筋骨:锻造护航矫治的先锋力量

事业的兴衰,关键在人。涪陵所党委深谙此理,聚焦“一班一训一微课”,靶向施训,为队伍能力提升注入源头活水。

头雁振翅,方能群雁高飞。2025年二季度,为期4天的支部书记培训班,15名“领头雁”经历了一场思想与能力的淬炼。集中授课深化理论武装,经验交流碰撞智慧火花,疑难研讨直面现实痛点,点评互动激发内生动力,现场考核检验学习成效。所领导亲自担任考官,严把培训质量关,切实提升了支部书记“抓好党务、带好队伍、促进业务”的看家本领。

实战砺剑,方显铁军本色。组织32名民警投入实战大练兵比武竞赛集训,是对意志与技能的极限考验。参训民警迎难而上,主动化解工训矛盾;各党支部通力协作,科学调配警力,有效应对了训练带来的暂时性警力紧张。在全市司法行政戒毒系统2025年度大练兵比武竞赛中,获得队列会操第一名、警棍盾牌术会操第三名的好成绩。汗水浇灌下,队伍的应急处突能力、规范执法水平和协同作战素养得到实质性跃升。

滴水穿石,贵在润物无声。“乌江潮”微课堂以短、平、快的形式,成为常态化学习的重要载体。二季度5期微课堂吸引209人次参训,所领导化身讲师,持续滋养着民警职工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根基,确保队伍思想统一、步调一致。

先锋之光耀征程:平凡岗位书写不凡担当

党建的磅礴伟力,最终在基层一线转化为服务为民、守护安全的生动实践。在涪陵所,一个个鲜活的党员身影,如同乌江潮头跃动的浪花,汇聚成忠诚奉献的磅礴“红潮”。

银发润“前浪”:一大队三级高级警长余建明,虽近退休之年,仍匠心守护场所运转命脉。作为一名老党员,多年来,他以所为家,在水电气管理、全所维修、物业管理、消防检查、库管、食堂值班等岗位上,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利用自身常年积累下来的“匠人经验”,余建明积极为后勤升级提出建议及方案。今年3月,他凭借记忆和熟悉程度把戒毒人员食堂燃气设备、炊事机械、重要设备的操作规程、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在2个小时内总结撰写电脑上,供戒毒人员炊事员日常学习和遵守。在4月,他又根据最新的实践经验总结了蒸饭技术操作要领和蒸馒头工艺技术规范,不断带领炊事员提高厨艺水平。

管教承“砥柱”:一大队一级警长游来友,自2007年转业回地方,一干就是18年,他用腿勤、口勤、手勤的“三勤”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大队树起“勤干标杆”。从清晨戒毒人员起床整理内务,到收舍晚点名,再到夜晚巡查,游来友同志总是脚步不停,穿梭在戒毒生活区、劳动区、学习区和活动区。每日的巡查,他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门窗是否牢固、设施有无损坏、戒毒人员思想动态是否异常,都在他的密切关注中。在游来友看来,多说多讲才能让戒毒人员牢记于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今年清明前夕,戒毒人员朱某某阑尾术后产生抵触情绪,与他人发生口角。游来友连续几日找其谈心,最终解开了该戒毒人员的心结。今年5月,他从戒毒人员廖某的亲情通话中发现异常,及时化解了一桩违规上账的风险。

窗口汇“暖流”:所政管理科一级警长吴华平,十余年如一日,在戒毒人员接收窗口点亮一盏“不灭的暖灯”。他主动搭建“信息桥梁”,建立家属联络信息库,为路途遥远、经济困难的家庭排忧解难。一次,一位年迈的母亲从偏远山区赶来,错过了会见规定时间,在所门口抹眼泪。吴华平了解情况后,一边安抚老人,一边积极联系会见大厅和管教大队说明情况,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安排了老人和儿子会见。他甘当“特殊需求协调者”,新收人员王某入所时情绪崩溃,吴华平在安抚中得知其父亲病危,渴望见其最后一面。吴华平主动联系办案单位,在严格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促成了王某在民警押解下离所探视,极大地感化了王某,后续戒治态度发生根本转变,以法度之外的温情彻底唤醒一颗迷途心灵。

后勤沐“春风”:生卫后勤大队一级警长黄建波,从“灶台改革”入手,激活一池春水。他创新菜品、提升口味,让食堂重获赞誉;他心怀大局,暴雨之夜清淤保畅,酷暑时节凌晨抗旱护绿,以无声行动守护着家园的安宁与生机。

矫治涌“新潮”:二大队二级警长孙亮,以脚步筑牢安全防线。他坚信“迈开步子,工作就不怕做不好”,在夜巡中察言观色,及时化解匡某因病痛产生的绝望情绪;他善当“连心桥”,鼓励戒毒人员与家人沟通,将亲情力量转化为戒治动力;他优化巡查路线,排查设备隐患,默默为迷途者照亮归途。

乌江潮涌,奔流不息;警心向党,信念如磐。涪陵所党委深耕厚植,让“潮涌乌江警心向党”的旗帜在场所上空高高飘扬。品牌矩阵的构建、严考实督的淬炼、管理触角的延伸、精准赋能的实践,共同熔铸成坚不可摧的红色堡垒。那一个个在平凡岗位上闪耀着忠诚与担当的身影,是这堡垒最坚实的基石,是奔腾红潮中最动人的浪花。

这红潮,是信仰在基层的澎湃脉动,是党建伟力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生动写照。它昭示着,在党旗引领下,每一份坚守都在为迷途灵魂点亮重生灯塔,每一次创新都在为戒毒事业注入崭新活力,每一滴汗水都在为社会安宁筑牢坚实堤坝。涪陵教育矫治所正以“弄潮儿向涛头立”的勇毅,在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壮阔航程中,奋力书写司法行政戒毒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周铁军)

【责任编辑:徐海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