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办好群众“心头事”, 答好基层“治理卷”

2025-07-21 16:22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基层,是治理的最前沿阵地,是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工作犹如一幅宏大而复杂的画卷,千头万绪、繁杂琐碎,既有群众反映的家长里短“小事”,也有业务推进中的燃眉“急事”,更不乏工作开展时的棘手“难事”。广大党员干部作为基层治理的主力军,需以“事事办好”的强烈责任心,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态度,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诉求,奋力答好基层“治理卷”,让基层绽放出和谐稳定、蓬勃发展的绚丽之花。

小事不小,小中见大筑牢治理根基。基层是与群众距离最近的地方,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是群众生活的大事。这些“小事”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民心,处理不当,就可能演变成影响社会稳定、阻碍发展的“大事”。党员干部要秉持“小中见大”的思维,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以“以人民为中心”的事业观和政绩观为指引,用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和巧心去解决每一个问题。从细微处入手,于点滴中用心,在解决群众小事的过程中,架起与群众之间的“鱼水之情”桥梁。每一次耐心的倾听、每一回贴心的帮助、每一项切实的举措,都是在为基层治理大厦添砖加瓦,让基层治理的根基更加稳固。

急事不躁,急中求静彰显责任担当。基层工作节奏快、变化多,急事难事常常不期而至,让人应接不暇。在紧急情况下,党员干部若慌乱急躁,不仅难以解决问题,还可能使情况恶化。此时,党员干部要秉持“急中求静”的心态,保持冷静的头脑和清晰的思路,如同沉稳的舵手在风浪中把控航向。沉着应对每一个突发状况,在紧急时刻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同时,党员干部还需练就过硬的本领,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战”。要增强前瞻性和预见性,提前思考、谋划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只有这样,在遇到“急事”时才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地应对,保障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彰显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

难事不畏,难中求胜激发奋进力量。基层工作环境复杂,面临着各种急难险重的任务和挑战。从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到矛盾纠纷的化解,从推动发展的重重阻碍,到改善民生的艰巨任务,每一项工作都充满了困难和压力。但党员干部不能在困难面前低头,要秉持“难中求胜”的决心,发扬“泰山压顶不弯腰”的顽强精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党员干部要在实践中主动出击,积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实际情况,找到矛盾的关键处和困难点,然后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内而外逐个攻破。每一次攻克难题,都是一次成长和进步;每一次战胜困难,都是对自身能力的一次提升。在解决难事的过程中,激发奋进力量,让人民群众心里更暖、信心更足、生活更好。(张浩)

【责任编辑:徐海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