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凉山深处微党课!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子用初心浇灌振兴之花

2025-07-17 14:48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青山环抱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瓦曲觉村,一场特殊的微党课在村委会院坝里开讲。

5位胸前挂着“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老党员端坐前排,身旁是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航空工程学院“薪火育苗”实践团的青年学子,鲜红的党旗在海拔2000多米的山村上空格外醒目。

7月14日,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对话,让青春理想与初心使命在大凉山间碰撞交融。实践团自7月9日进驻以来,已为村里70余位孩童开设课业辅导、音乐兴趣课、语言应用课、体育课等五十余节。此次联合村党总支开展微党课,正是把思政教育搬到乡村振兴一线的生动实践。

“飞机有起飞线、滑行线、跑道线,人生也有成长线、奋斗线、底线。”学生党员赫浩宇以民航安全为喻,结合在村支教经历畅谈感悟。他提到为彝族孩子设计的“航空科普小课堂”,更在课堂里融入家国情怀教育:“就像飞机不能偏离航线,青年扎根基层也要守住初心航线。”

“作为新时代青年,生逢盛世当奋斗其时。”学生党员王俊豪体会“薪火相传”之所向,立誓为破局山区学生英语教育壁垒不遗余力,通过设计独特的“单词记忆口诀”,在山野间架起知识桥梁。

团员谭皓轩带来的“音乐党课”别具一格。“教孩子们唱《我和我的祖国》时,他们眼睛里的光让我明白,美育也是播撒信念的种子。”谭皓轩说,自己在奋斗中领悟“育人如助苗”的工作态度,也懂得乡村振兴是青年必答的证明题。

随后,老党员拉普约布同志向实践团生动讲述乡村振兴为越西带来“产业、教育、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方位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生活越来越好,娃娃们上学越来越容易,平时买菜、做饭以及到镇上去等日常琐事也越来越方便。”实践团听后深受感触,向他们表明了自己投身乡村振兴的决心与担当。

当日,全体成员在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驻村干部、越西县瓦曲觉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士刚的带领下重温入党誓词。沧桑嗓音与青年学子的清亮声线交织,成了最动人的传承交响。

随后参观的村史馆里,黑白照片里的土坯房与窗外的新民居形成强烈对比,让“薪火相传”有了更具体的注解。

“把党课开在田埂上,让初心晒在阳光下。”李士刚说,这种“行走的思政课”正在让更多青年明白,乡村振兴不是纸上课题,而是要用脚步丈量的土地文章。此次微党课走出学校,标志航空工程学院“党建+活动”育人模式的全新实践。(郭大年)

【责任编辑:徐海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