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锻造“安全尖兵” 忻州机械制造行业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正式启动
7月2日,由忻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的机械制造行业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班在“亚洲法兰之都”定襄县正式开班。忻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二级调研员于顺龙、工伤保险科科长刘超、定襄县人社局工伤科续晓明出席本次活动。
政府高位推动,筑牢工伤预防制度根基
“安全是发展的生命线,必须变被动补偿为主动防御!”开班仪式上,市人社局二级调研员于顺龙强调。面对机械制造业占全市工伤事故21%的严峻形势,市人社局坚决贯彻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山西省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实施方案》,将此次培训列为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关键举措。通过工伤保险基金专项投入,政府统筹课程设计、师资调配与考核评估,有望构建起“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政策保障体系。
精准锁定关键岗位,定制化培训破解行业痛点
针对机械伤害事故70%源于操作不规范的核心症结,忻州市人社局精准施策,锁定定襄县法兰锻造等企业班组长这批生产现场“安全哨兵”开展培训。课程深度结合本地制造工艺,设置风险辨识、防护规范、应急处置三大实战模块,在总计32学时中,实操训练占11学时,让学员在模拟环境中锤炼真本领。工伤保险科全程督导,严格执行“考核不合格回炉再造”标准,确保工伤保险基金切实转化为安全效益。
构建长效安全生态,政府主导责任延伸
在培训班动员讲话中,于顺龙强调,各方要协同发力保障培训实效。第三方实施机构需紧扣“按业施训、按岗施训”原则,围绕机械制造行业特点,科学设计涵盖理论、实操与应急处置的课程体系,加强与参训人员的互动答疑,确保培训精准有效;参训学员要珍惜工伤保险基金支持的学习机会,杜绝“纸面培训”,以学促知、以知促行,主动担当工伤预防传播责任,迎接统一考核,对不合格者将组织“回炉重造”;各企业要将工伤预防培训纳入日常基础工作,针对一线职工、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强化培训力度,推动工伤预防理念融入生产全流程,引导职工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切实提升全员工伤预防能力。
焊花闪耀处,忻州政府筑起的“安全护盾”正在成型。此次培训将于7月2日至7月10日分阶段进行,忻州市人社局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工伤预防网络织密到车间最前沿,为劳动者生命安全保驾护航,更为“法兰之都”的产业腾飞夯实安全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