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四川纳溪:掀起“隐患大家找”热潮 筑牢“人人安全”防护墙

2025-07-01 15:53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为深入践行“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理念,提升全民风险辨识和隐患排除能力,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创新思路,发起“查找身边隐患、共筑安全家园”应急科普专项行动。活动通过多种形式鼓励群众争当“安全吹哨人”,将安全知识普及与隐患自查自纠紧密结合,有效激活了基层安全治理的“神经末梢”。

全民参与化身安全“找茬员”

“以前没太注意楼道堆放杂物的问题,这次活动让我明白,这不仅是通行不便,更是严重的火灾隐患”,安富街道居民王大姐在参加社区组织的安全知识讲座后深有感触。

6月初,纳溪区“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将“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隐患”作为核心内容。“聚焦有限空间作业、一氧化碳防范、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引导市民群众关注并报告身边的安全隐患点。

活动开展以来,就收到来自企业员工、社区居民、学校师生的隐患线索。纳溪区迅速建立隐患线索“受理-转办-核查-整改-反馈”闭环管理机制,联合住建、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高效处置了友谊路社区楼道堆积物、小区电动车“飞线充电”、建筑工地临边防护不规范等典型隐患并对有效举报者给予安全小礼物等奖励,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专家带教提升排查“好眼力”

纳溪区为提升隐患排查专业性,组建由安全工程师、消防员、燃气专家等构成的“安全导师团”,以“查找身边隐患”为主题,全面覆盖企业车间、社区楼栋、学校教室等重点场所开展宣传与现场教学活动。

在社区和农村,“导师团”聚焦老旧房屋电气线路老化、柴草违规堆放、农药随意存放等常见隐患,通过“手把手”教学,引导居民自主排查整改;校园内则创新推出“校园安全隐患大侦探”趣味活动,组织学生在安全老师指导下,对实验室危化品管理、宿舍违规电器使用等关键环节进行地毯式排查。

“脉冲除尘器运行时,要重点观察压力差数值变化”,安全工程师指着设备向员工讲解,“一旦压力差超过正常范围,很可能是滤袋堵塞或破损,存在粉尘泄漏风险”。

企业安全排查同样精彩纷呈。在荣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应急管理局组织“安全导师团”深入饲料生产装置区,针对粉尘涉爆、有限空间等重大危险源开展专项指导。

面对筒仓等有限空间作业,专家现场演示教学,“检作业时必须遵循‘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一定要在安全阈值内,来,我示范下检测仪的正确使用方法……”,同时,专家还手把手教导员工规范填写隐患报告卡,切实提升企业员工隐患排查与应急处置能力。

“这种沉浸式查找隐患的方式,比单纯说教更有效,真正让安全意识扎根于学生心中”,纳溪区教育局安全股负责人评价道。

据悉,纳溪区通过分类施策、创新形式,构建起多层次、全覆盖的安全隐患排查体系,显著提升了不同群体的安全防范水平。

云端发力搭建科普“指尖课堂”

“通风管未延伸至底部!”“监护员同时在玩手机!”“气体检测记录造假!”……在纳溪区安办组织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题培训会上,大屏幕播放着某企业作业实拍视频,参训人员化身“安全侦探”,此起彼伏的“挑刺”声中,授课老师逐帧解析:“这个污水井作业连续3小时未复测,这就是某市3人殒命事故的翻版”。沉浸式的培训方式,让企业安全人员对有限空间作业风险有了更直观深刻的认识。

这正是纳溪区创新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安全宣教体系的缩影。

近日,纳溪区开展多元化宣教活动。线下,针对重点领域,邀请专家结合案例开展专项培训,并在企业、社区、农村等组织消防演练,指导群众掌握应急技能;在校园举办知识竞赛、应急演练,强化学生安全意识。线上,打造“应急科普线上平台”,制作系列科普短视频、公益广告和警示教育片,借助专家讲解与情景模拟,将专业知识通俗化,通过微信公众号、APP、视频号等平台矩阵式发布,高频次推送,并定向向重点企业推送学习内容,实现线上宣教精准覆盖,切实提升全民安全素养与隐患排查能力。

“安全无小事,隐患在身边,发动群众查找身边隐患,是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防范的关键一步”,纳溪区应急管理局局长秦宝强调。下一步,纳溪区将推动“隐患大家找”活动常态化、制度化,持续优化举报奖励机制,畅通报告渠道,完善核查整改和反馈流程。同时,计划在重点行业领域和社区(村)培育一批“安全明白人”,通过系统培训提升其隐患排查和初期处置能力;打造“警示案例库”,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推动“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在纳溪落地生根、蔚然成风。(胡小燕)

【责任编辑:徐海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