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四川纳溪:洪峰过境 “科技+协同”打响安全度汛主动战

2025-07-01 15:53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6月26日上午9时许,受长江上游地区持续强降雨的影响,长江流域纳溪段迎来了今年入汛后的第一轮洪峰。一时间,长江水位快速上涨,航行水尺达6米。为应对此轮洪峰,当地航道部门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应对此轮洪峰过境,全力打好安全度汛“主动仗”,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航道的有序畅通。

数字科技赋能实时监测保安全

为保障洪峰期间船舶航行安全,纳溪航道部门充分运用先进科技手段,为过往船舶的安全航行保驾护航。数字航道系统在此次应对洪峰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该系统就是航道的“智慧大脑”,对辖区流域水情和航标标位进行实时监测,航道部门能够精准掌握每一处水流的变化、每一座航标的状态。

与此同时,航道部门自研三维助航系统和航道业务辅助系统也大显身手。三维助航系统以直观的三维模型展示航道状况,让过往船舶的驾驶员能够更清晰地了解航道地形和周边环境;航道业务辅助系统则为航道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我们运用数字航道系统,对辖区32公里航道、70余座航标进行实时监控,包括定位信息、电量等一切信息要素”,长江纳溪航道处航道科科长陈友何介绍,过往船舶可以通过长江E+APP或者长江E +微信小程序、航道微信信息服务群,查看长江纳溪段的实时水情预报和流域信息。这些信息就是船舶航行的“指南针”,能够帮助船舶在昼夜、恶劣气象等复杂条件下实现精准导航。

此外,沿江视频监控和无人机也成为了航道监测调度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沿江视频监控24小时不间断地记录着航道和船舶的动态,无人机则可以灵活地对重点区域进行巡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通过这些手段,航道部门能够对航道和船舶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监测调度,确保辖区航道安全通畅。

启动应急机制物资联动保畅通

面对洪峰过境的严峻形势,长江纳溪航道处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加强人员值班值守是保障应急响应及时有效的关键。航道部门安排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密切关注水情和航道变化,确保一旦出现问题能够第一时间响应和处理。

备足备齐应急抢险救援物资则是应对突发情况的坚实后盾。锚石、钢缆、油料等物资一应俱全,随时准备投入到抢险救援工作中,为保障航道安全和船舶航行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在应对洪峰的过程中,长江纳溪航道处还强化与当地气象、水务等部门联动。气象部门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能够让航道部门提前做好应对恶劣天气的准备;水务部门的水情预报则为航道部门掌握水位变化、调整航标设置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作,航道部门能够及时掌握辖区水情预报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优化航标调整巡查力度保平安

为确保汛期船舶航行安全,长江纳溪航道处加强出航作业频次,对航道航标进行优化调整。他们就是航道上的“美容师”,精心呵护着每一座航标,确保其助航功能正常发挥。

在出航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仔细检查航标助航功能,清除航标缠绕物。这些缠绕物可能会影响航标的正常显示,给船舶航行带来安全隐患。工作人员用专业的工具和熟练的技巧,将缠绕在航标上的杂物一一清除,让航标重新焕发出指引方向的光芒。

对于汛期弯曲、流急等河段,航道部门加强安全巡查。这些河段在洪峰期间水流更加湍急,地形更加复杂,是船舶航行的“危险地带”。航道工作人员驾驶着巡查船,在这些河段来回穿梭,密切关注水流情况和航道变化,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针对今年的第一轮洪峰,我们提前一天完成了14座实体航标的调整,1座虚拟航标的设置,下一步,我们将根据长江洪峰的水位变化情况,及时调移主航道的航标,加强巡航力度,确保汛期安全”,陈友何表示。

为有效应对此次洪峰过境,纳溪区航道部门通过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启动完善的应急预案、加强部门联动和巡查,为保障长江航道的安全畅通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下一步,纳溪航道部门将继续坚守岗位,守护好长江这条黄金水道。(张玉龙、魏箐)

【责任编辑:徐海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