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共育暖人心——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赴理想汽车常州基地举行'上门'毕业典礼
校企共育暖人心——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赴理想汽车常州基地举行'上门'毕业典礼
导语:在国家《"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加快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等政策引领下,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与北京理想汽车有限公司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共同实施“扬帆计划”,共建河北省首家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方向理想汽车产业学院。经过一年的实践探索,我校第一期理想汽车产业学院90余名学子凭借在理想汽车常州基地实习期间的优异表现,已成功转正,成为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的高技术复合型人才。
为全力支持学生安心工作、扎根岗位,免除其长途奔波返校参加毕业典礼对企业生产可能造成的影响,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领导层作出了一个饱含温度的决定:由副校长李同鑫带队组成的特别团队,跨越千里,奔赴常州,将满载荣誉的毕业证书亲手送到每一位在理想汽车工作的毕业生手中。这一以生为本、服务企业的创新举措,迅速赢得了理想汽车的高度赞誉和鼎力支持。企业积极响应,决定在其常州基地共同策划并举办一场意义非凡的毕业典礼,为学子们送上来自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祝福。
6月24日下午,一场特殊的毕业典礼在理想汽车常州基地一区行政楼内温情举行。这场别开生面的毕业典礼,是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也是新能源汽车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体现。
理想汽车零部件集群负责人罗屏、常州基地三区负责人李景华、供应BP负责人史马成,制造BP负责人王黎辉,三区基地BP负责人高阳、校企合作负责人郑养鹏、院校拓展负责人陈煜炜、基地运营负责人陈明珠,与学校副校长李同鑫、交通工程学院院长邵菲共同出席典礼,现场还有学校教师、毕业班辅导员代表及87名25届毕业生参与,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本次毕业典礼由理想汽车校企合作团队成员戚宇主持。
罗屏在发言中强调,校企合作项目不仅是为学生提供实习及就业机会,同时也密切关注学生们的职业生涯的成长和发展,企业将持续深化与学校的"人才共育战略",为智能制造输送"既懂原理、更精实战"的青年尖兵。
李景华高度肯定学校育人成果:“财经学子在产线中展现出过硬素质。他们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敏锐识别产品缺陷,参与工艺研发及质量管控,为成为厂区技术专家和管理骨干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问题猎手’正是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结出的硕果!”
李同鑫校长以“山海奔赴”、“双向赋能”和“新一代汽车人”三组关键词诠释这次“千里送证”的心意只为兑现一个庄严的承诺—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要“做对学生最好的学校”。他勉励学子:"你们工装上的企业徽章与校徽交相辉映,这既是双元育人的勋章,更该成为技术报国的宣言"。
毕业生代表侯文博和王钰杰分别分享了他们在理想汽车产业学院和企业的成长故事,印证了校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双轨培养优势。
侯文博表示:“理想汽车产业学院整整 418个学时的刻苦训练,记录着我们的每一次进步,每一次突破。这段经历,不仅让我掌握了过硬的技术,更锤炼了我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王钰杰因工作细致,被推荐到公司质量团队担任线边检验员,他在发言中强调:“这段实习不仅让我将在学校和理想汽车产业学院获得的理论知识高效转化为实操能力,更让我亲身见证了中国智造的力量。”
当校企双方代表共同为毕业生拨穗授证,标志他们正式获得"学校学历认证+企业岗位认证"双重背书。
随后,理想汽车代表史马成向学校代表邵菲致赠感谢信,表彰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在新能源汽车高技术人才定向培养中的支撑作用。
最后,身着毕业服的学生与出席典礼的领导和老师一同合影留念。这张特别的合照,生动记录了校企紧密合作、共同育人的实践成果。无法离岗参加典礼的7名毕业生,迎来专属仪式——院长邵菲率教师李新新、辅导员康潇乐、闫沁梅,晚间奔赴员工宿舍逐人颁发证书。学生们深受感动,纷纷表示:“虽然因工作错过了下午的典礼仪式,但学校没有忘记我们,此刻的惊喜与温暖让我们毫无遗憾,这将成为我们职业生涯启程时最难忘的经历。”
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此次“送证上门”行动,是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次创新实践。它精准回应了学生安心就业与企业稳定生产的双重需求,深刻诠释了职业教育“以生为本、服务产业”的核心价值。理想汽车的大力协同,则充分彰显了龙头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珍视及对校企合作深度推进的坚定承诺。双方携手共办的这场独特毕业礼,以其“毕业即就业”的无缝衔接和“双导师”的共同见证为鲜明特色,不仅温暖了毕业学子的心,更为河北省乃至全国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探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新范式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石财经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