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防灾减灾人民防线·提升全民自救互救能力——成都高新区成功开展2025年地震避险应急演练
为全面提升基层应急响应能力,强化公众防灾避险意识,2025年6月26日下午,成都高新区在西园街道尚雅社区高新青年公寓1号苑举行地震避险疏散应急演练。本次演练由成都高新区应急管理局指导,西园街道办事处承办,尚雅社区、高新减灾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协同参与,约100名居民及工作人员实景演练。
多维培训夯实理论基础,筑牢防灾知识防线
演练以“科普宣教+实战演练”双线模式展开。新文路消防救援站消防队员聚焦居家安全,围绕消防安全防范、突发事件处置及家庭应急物资储备等内容开展讲解。
成都市红十字会急救救护师现场演示心肺复苏及AED使用等急救技能,通过实操教学让居民掌握“黄金救援”关键技术。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专家以“科学避险・守护生命”为主题,系统讲授地震基础认知、室内外避险技巧、次生灾害防范及灾后自救互救知识,让居民理解“预警即行动”的应急响应理念。
实战演练检验应急能力,多部门协同高效处置
演练模拟都江堰市发生5.0级地震,高新西区震感强烈场景。西园街道尚雅社区地震预警终端发出警报后,西园街道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响应机制。
3分钟内,全体人员安全集结至疏散集合点,社区救援队伍完成人员清点并向指挥部报告,指挥长宣布演练响应结束。
专家点评锚定改进方向,领导部署强化应急体系
演练结束后,防灾减灾专家从预警响应速度、疏散路线合理性、伤员处置规范性等维度进行专业点评,建议进一步优化特殊人群引导方案,加强预警设备日常维护。
高新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在总结讲话中强调:“本次演练旨在对街道及社区层面的‘小切口’应急体系进行实战检验。各参与单位应通过演练促进改进,确保应急知识得到广泛传播,进而推动防灾减灾知识普及至每个家庭。”
演练现场还向参演居民发放定制应急物资包,包含急救包、应急卡等实用装备,切实提升了居民的应急物资储备。
此次演练通过“科普宣教+实战演练+物资保障”三位一体模式,切实提升了基层应急响应效率与公众防灾能力,为构建“全民参与、科学应对”的防灾减灾体系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