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夹江一中开展2025年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
为进一步提升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确保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疏散和自救,近日,乐山夹江一中成功举行了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
在演练活动正式开始前,该校各班级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充分利用班会时间对防震减灾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讲解并通过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展示了地震灾害的危害性以及正确的应对方法。
老师们特别强调了在地震发生时“趴下、掩护、握固”的基本动作要领以及如何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快速疏散。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指导,学生们对防震减灾知识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理解,为后续的演练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同时,老师们还组织学生进行了模拟练习,让学生们熟悉了在听到地震预警信号后应立即采取的行动步骤,包括迅速躲到课桌下、用手护住头部等自我保护措施。这一环节的设置,有效提升了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随着预设的地震预警信号响起,该校师生迅速进入应急状态。在各班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按照事先规划的疏散路线,迅速而有序地从教室撤离,整个过程紧张而不慌乱。老师们特别强调在疏散过程中要保持冷静,避免造成踩踏等次生伤害,确保了疏散的顺利进行。
到达操场后,各班体育委员迅速清点本班人数并向学校安全办报告,确保每位学生都安全撤离到指定区域。这一步骤不仅考验了体育委员的责任心和组织能力,也进一步确认了疏散过程的无遗漏,为演练的圆满成功提供了重要保障。
全体师生安全集合到操场后,夹江一中党总支副书记、校长郑友刚上台,向全体师生强调了防震减灾演练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地震作为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的自然灾害,其预防和应对工作至关重要。通过定期的演练活动,能够增强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该校总务主任黎川详细讲解了地震发生后的自救互救技巧,包括如何在废墟中寻找安全空间、如何发出求救信号、如何进行简单的自救包扎等实用知识。此外,他强调了日常生活中应养成的良好防灾习惯,如定期检查家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熟悉周围环境中的避难所位置等,鼓励大家将防灾减灾融入日常生活,做到未雨绸缪。
通过应急疏散演练,该校师生进一步掌握了防震减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增强了应对突发灾害的心理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演练过程中,师生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高效执行力得到了充分展现。
安全工作一日不可松,防灾减灾任重而道远。今后,夹江一中将继续加强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定期组织各类应急演练活动,不断提升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同时,该校还将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加强校园安全隐患排查,确保在真正面对灾害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行动,保护每一位师生的生命安全。(骆鑫、徐艳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