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普融通:打开高中教育的另一扇窗
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又是一年升学季。今年龙泉驿区参加中考的7000余考生即将面临中考志愿填报。普通高中还是职业高中?也许不少考生即将徘徊在这样的十字路口。不过,龙泉驿区的考生们还有另一种选择,可以报考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和成都洛带中学联合举办的职普融通实验班。
近年来,龙泉驿区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融通发展(简称“职普融通”),通过课程共建、教师互动、学分互认、学籍互转,构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开放衔接的育人新模式,为学生提供更灵活、个性化的成长路径。这一改革不仅打破了传统教育中“普职分流”的固化界限,更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一大有效探索。
机制创新:打破普职壁垒
昨天,四川省高考分数线出炉,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传来捷报,高考本科上线191人,其中职普融通本科上线94人。
“8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为学生搭建多元化成长平台,以此点亮学生出彩的人生。”回顾自2017年职普融通实验班成立以来的历程,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职普融通部部长伍永刚十分感慨。他说,通过8年的教育实践,这种模式打破了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之间的壁垒,一方面为职业教育开辟了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新路子,另一方面也为普通教育打开了提高人才适配度、破解就业矛盾的新窗口。
2017年,《成都市教育局关于推动普职融通育人模式改革的意见(试行) 》支持职普融通改革,同年龙泉驿区将职普融通实验班纳入区域统筹招生计划,划定录取分数线,建立普通高中(成都市洛带中学校)与职业教育(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融合衔接、互相贯通的高考实验班,实现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学籍互转、学分互认、教师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多次选择机会,促进学生多元成才。
作为成都市首批职普融通试点学校,汽车职校与洛带中学联合举办的职普融通实验班,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由两所学校选派优秀教师担任课程教学,现有正高级教师2名,特级教师2名,高级教师20名。职普融通实验班自2017年启动以来,截至目前已招收35个班、1439名学生。近五年职普互转343人,共有295人升入优质本科院校,其中12人考入四川农业大学(211重点大学),约340人升入优质双高职业院校。
双向互通:让学生有二次选择机会
“职普融通实验班,高一学年上期全部开设普高课程,期末成绩达到成都市洛带中学校要求,报区、市教育局审批后学籍转入成都市洛带中学校成为普高学生,未转入普高的学生,通过参加职教高考升入优质大学继续学习。”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还为职普互转的学生设置了体验学习期,如果转出后发现不适应对方学校学习模式和节奏的学生,允许其在体验式学习期内转回。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条件与需求,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模式,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与方向。
“通过在职普融通实验班两年的学习,我的语文、数学、外语三门文化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即将进入高三年级的智能制造专业学生陆谦恒说,除了文化课的提升,自己选择的智能制造专业还要学习多门专业技能课程,学习的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他对这个方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在不断地学习中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定位,也有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大学。
据了解,职普融通实验班课程设置上实现双向融合,拓展培养路径。学校根据普高教学大纲和职教人才培养方案研制职普双向互转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开发校本教材,实现课程双向融入:普教增加职业教育内容,中职加强文化课教学,职普课程学分互认。
倪雪是2023级学前教育专业职普融通班的班主任,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就来到汽车职校任教。学教育学专业的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都能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让每一朵花都能绽放属于自己的绚烂。从高一起,老师们用大数据分析职普融通实验班学生的未来出路,帮助学生树立起信心。在具体的学习方面,年级组会精准分析每个学生的弱势学科,并在各班级里建立学习互助小组,让学生从文化课上实现追赶。2023级智能制造专业的班主任成真说,职业高中学生在高中阶段注重文化和专业并存,系统学习了相关专业知识,并熟练掌握部分实践技能,规范操作流程,深入大学后的实践操作能力更强。
职普融通不是简单叠加两类教育,而是构建“双向奔赴”的育人生态。成都洛带中学校长万忠义认为,职普融通建立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合的机制,实现了双向赋能和协同发展,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成长路径和选择,助力学生实现差异化发展和全面成长。也正因为如此,龙泉驿区“职普融通育人模式”入选了2024年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认为这一模式以“差异教育、多元发展”为核心,打破普职壁垒,架设人才成长“立交桥”,为全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创新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