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苏州公司:一名新党员的1000小时安全答卷
早上8点,主控室的玻璃上还沾着晨露,里面的灯光已经亮得通透。大唐苏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发电部电气专工——35岁的於骏杰穿着洗得发白的工作服,手里攥着一本翻得起卷的《电气安全规程》,正蹲在燃机发电机旁,用手电筒照着PT后柜门的锁孔——这是他每天上班的必经之路。
“小於,又在查那把锁啊?”路过的检修师傅笑着打招呼。於骏杰抬头抹了把额头的汗:“上次误开锁的事儿给我敲了警钟,现在每天不看一看,心里不踏实。”
1次“多管闲事”,守住了30多人的安全底线
故事要从今年3月的一次巡检说起。那天,於骏杰像往常一样绕着燃机机组走流程,当走到发电机PT柜时,他习惯性地按了按柜门锁——“咔嗒”一声,没锁的柜门竟然开了。他的神经瞬间紧绷:PT柜里是13.8kV高压设备,一旦有人误触,后果不堪设想!
“当时我脑子里立刻闪过去年某电厂‘误碰PT柜导致触电’的事故案例。”於骏杰回忆道,他一边用手机拍下现场照片,一边联系检修班:“居工,PT后柜门缺少五防锁,这次改造一定要把五防锁加上,随后将PT后柜门关闭并锁死!”
直到6月检修人员把锁装好,他又反复试了三次,确认柜门无法随意打开,才在“安全隐患台账”上写下:“6月15日,燃机发电机PT后柜门增加五防锁,已整改完毕,责任人:於骏杰。”
事后,值长张军拍着他的肩膀说:“老於,你这‘多管闲事’管对了!要是真出了事儿,咱们整个公司都得担责任。”而於骏杰只是挠了挠头:“我是党员,又是电气专工,守好每一道安全防线,是我该做的。”
100份标票里的“绣花功夫”,让操作零失误
“电气操作最怕‘想当然’,标票就是运行人员的‘安全指南’。”这是於骏杰常挂在嘴边的话。今年年初,制定了修订标准票的计划,他给自己定了个“铁规矩”:每一条步骤都要“连细节都能咬得动”。
3月的一个深夜,於骏杰还在办公室改标票。桌上的咖啡已经凉了,电脑屏幕上显示着“11号低厂变由运行转检修的操作票”,他盯着其中一条“检11号低厂变高压侧开关状态”的步骤,皱起了眉头——旧标票里只写了“检查开关在分位”,但没有明确“如何检查”。“新人可能会只看指示灯,但万一指示灯坏了呢?”他立刻拿起电话,给值里的老运行员祁哲打电话:“祁哲,你上次带新人操作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指示灯误显示的情况?”
挂了电话,他把步骤改成:“检查11号低厂变高压侧6111开关分闸指示“绿灯”亮,检查11号低厂变高压侧6111开关机构在“分闸”位。”这样的修改,在100份标票里有200多处——比如把“记录数据”改成“记录电压、电流值”。
“老於改的标票,就像给我们戴了副‘安全眼镜’。”运行员白秉奇说,“上次我操作化水水泵间MCC电源A开关时,按照他改的步骤,特意检查了机械指示,果然发现指示灯坏了,避免了一次误操作。”
20次旁站监护,站成了“安全屏障”
“重大操作,我必须在现场。”这是於骏杰的“执念”。自今年以来,他参与了20次重大电气操作的旁站监护,从机组启动到母线倒闸,每一次都全程盯着。最让同事们印象深刻的是今年5月的一次倒启备变操作。那天,於骏杰穿着厚重的绝缘服,全程紧盯着运行人员操作,生怕错过任何不当的地方。当操作到断开设备的控制电源时,他突然喊了一嗓子:“等一下!”在场的人都吓了一跳,只见他快步走到设备刀闸处,发现刀闸较平时位置有差异。原来由于运行人员经验不足,检查的不够仔细,没有及时发现刀闸位置与正常状态的细微差异。“如果操作时没有仔细检查到位,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所以监护工作无小事!”於骏杰事后解释道。
那次操作后,运行班的新人小申说:“於哥站在旁边,我操作的时候特别稳,因为我知道,他比我更在意安全。”
於骏杰同志是2023年入党的“新党员”,但在同事们眼里,他更像个“老安全员”——他的口袋里永远装着一本“安全日记”,里面记着每一次巡检的隐患、每一次标票的修改、每一次监护的心得;他的办公桌抽屉里,放着家人的照片,背面写着:“你守着电厂,我守着家。”“我入党的时候,宣誓要‘为人民服务’。”於骏杰同志说,“对于我来说,‘为人民服务’就是守好每一个电闸、改好每一份标票、站好每一次岗,让千家万户用上安全电、放心电。”清晨的阳光照在他胸前的党徽上,熠熠生辉。他又蹲下来,摸了摸PT后柜门的锁——这一次,锁扣发出清脆的“咔嗒”声,像在回应他的初心。
於骏杰同志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用1000小时的坚守,把“党员示范岗”的牌子,做成了“安全放心牌”。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藏在“多摸一次锁”的细心里,藏在“改一遍标票”的严谨里,藏在“站一次岗”的担当里。他是电闸旁的“守夜人”,更是我们身边最可爱的共产党员。(大唐苏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於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