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河东新区“基层吹哨 部门报到”机制显效:1小时化解道路沉陷险情
6月16日傍晚,遂宁市河东新区慈音街道依托“基层吹哨、部门报到”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协同联动,高效处置一起突发道路沉陷险情,从发现隐患到完成初步处置仅用时1小时,生动展现了“基层吹哨、部门报到”在基层治理和应急响应领域的显著成效。
当日下午17时45分,慈音街道中央美邸小区物业安保人员在例行巡逻中发现小区外道路出现沉陷迹象,迅速转化为现场初期一级指挥官,第一时间通过“基层吹哨”平台上报险情。社区接报后,立即响应,2分钟内完成信息核实并上报街道,同步启动安全预警。17时49分,社区负责人作为现场初期二级指挥官抵达现场,迅速组织疏散周边群众、设置警示标识,有效控制了现场秩序,将风险遏制在萌芽状态。
慈音街道办事处闻“哨”即动,街道有关负责同志于18时01分抵达现场,统筹指挥。一方面,向新区应急、市政等部门“吹哨”求援,精准传递风险信息。另一方面,联动市政部门迅速组织专业人员对沉陷原因进行排查,并实施打围作业,严防次生事故发生。相关职能部门“报到”迅速,响应高效,协同作战,确保了处置工作的专业性和安全性。
目前,新区市政部门正在组织队伍加班加点对该沉陷的道路进行修补。此次快速处置,是遂宁市河东新区慈音街道及应急、市政等部门落实“基层吹哨、部门报到”安全生产工作机制的实战检验。整个流程以“预判、预警、预防、预备、预练”的“五预”管理为牵引,以明确的“突发事件初期指挥官制度”为支撑,构建起“基层哨响、部门速应、险情立解”的安全防线,充分体现了机制优化带来的响应提速和处置效能提升。
遂宁市河东新区慈音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结合此次实战经验,持续深化“基层吹哨、部门报到”要求,复盘优化流程,强化应急演练,持续推动“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基层应急管理体系,为辖区居民筑牢坚实的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