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深圳巴士集团第五分公司梅林车间 “大拇指”党建带关爱双融双促模式探索

2025-06-11 14:52

来源:中国日报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一、品牌内涵

在深圳巴士集团第五分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梅林车间党支部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精神号召,深入贯彻深圳市国资委党委“1+4”党建质量提升分类指导文件及集团党委“五心引擎2025”工作部署,创新打造“大拇指”党建带关爱双融双促模式。该模式紧扣“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员工”核心理念,以基层治理社企“共治共享”为实践路径,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支部建设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高效转化为发展动能,以党建引领激活新质生产力,以关爱服务为桥梁纽带,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注入强劲动力。

历经多年深耕实践,“大拇指”模式成效斐然,收获广泛社会认可。在荣誉表彰方面,先后斩获中国企业文化管理协会“品牌强企优秀案例成果一等奖”,获评“梅林街道爱心企业”“社区公益先锋奖”,入选福田区“双百工程”十佳案例,多次荣获“梅林街道十大优秀志愿服务组织”“新阁社区优秀义工队伍”“最佳志愿服务队”等称号。在群众反馈层面,累计收到社区居民125封表扬信与43幅锦旗,以真情实意赢得民心。在媒体传播领域,党建品牌影响力辐射全国,被《人民日报》等213家权威媒体深度报道,成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与企业发展的典范样本。

二、发展历程

2017年,梅林车间党支部在走访调研中发现,周边社区居民长期受小家电维修难题困扰。因缺乏专业维修渠道,大量处于使用期的家电仅因小故障就被闲置甚至丢弃,造成严重资源浪费。党支部深刻认识到自身作为社区共建责任主体的使命,秉持“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在深圳巴士集团第五分公司党委的指导与支持下,于同年7月迅速组建“大拇指”家电维修队,以专业维修技术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

此后六年,“大拇指”团队持续探索服务升级路径,积极构建“社区-企业-居民”三方联动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通过与梅林街道新阁社区开展深度合作,联动公司内部单位资源,整合成立爱心服务联盟,推动服务从单一维修向多元化转型。团队不仅坚持上门维修服务,更创新开设家电维护保养知识讲座,通过现场实操演示、互动问答等形式,手把手教会居民基础维修技能,实现“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跨越。随着服务体系的完善,“大拇指”家电维修队正式升级为“大拇指”爱心服务先锋队,服务范畴拓展至丰富社区精神文化生活领域,进一步凝聚社区向心力。

如今,这支由33名成员组成的先锋队中,24名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持续深化“大拇指”党建品牌建设。团队创新构建党建带关爱双融双促新模式:创立“爱心服务联盟”,整合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搭建公益服务网络;开设“技能学堂”,通过安全知识科普、生活技能培训赋能社区居民;开办“创新工作室”,探索出“党建+关爱服务”“公益+经营”的创新路径,孵化42项实用技术成果,其中7项获国家专利,成功开拓市场化业务,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这一系列实践有效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形成支部建设与社区治理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一)品牌服务不断升级

1.单一志愿服务,点亮温情之光

在探索如何更好地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初期,梅林车间党支部的志愿服务以单一、零散的形式悄然展开。党员志愿者们主动牺牲业余时间,带着工具箱与热情,深入社区的大街小巷。他们穿梭于居民楼间,现场维修电风扇、电饭煲等小家电,遇到电器线路问题,更是毫不犹豫地上门检修。这些看似普通的服务,却实实在在解决了居民的燃眉之急。

有一次,张大爷家的电风扇突然罢工,正值酷暑,急得团团转。志愿者得知后,第一时间赶到,仔细排查线路,很快就修好了风扇。看着重新转动的扇叶,张大爷激动地拉着志愿者的手连声道谢。每一次这样的服务,志愿者们不仅是解决问题,还会耐心地向居民普及安全用电知识,比如讲解电器使用年限、如何正确插拔插头等。这些初步的尝试,虽然规模不大,却像点点星光,照亮了社区,让居民们真切感受到了来自企业和社区的温暖与关怀,也为党建带关爱模式的探索打下了坚实基础。

2.多元暖心服务,架起连心桥梁

2024年4月,第五分公司梅林车间党支部牵头,联合多个兄弟党支部正式成立“大拇指”爱心服务联盟,并同步组建“大拇指”爱心服务先锋队。联盟以“党建引领·关爱同行”为核心理念,打破单一服务模式,通过“党组织搭台、党员带头、多方联动”的机制,将志愿服务触角延伸至社区治理各维度,让“红色温度”浸润民生肌理。

一是多维服务矩阵,精准对接民生需求。联盟在深耕传统家电维修服务的基础上,构建起“基础服务+特色关怀+治理参与”的立体服务体系:

•基础便民服务:常态化开展家电维修(累计修复冰箱、洗衣机等3.1万余件)、爱心理发(1.8万余人次)、爱心缝补(修补衣物3682件)、公益磨刀等“家门口的服务”,尤其为高龄老人提供“电话预约+上门服务”绿色通道,解决生活琐事难题。

•特色关怀行动:重点聚焦孤寡老人、困难家庭等群体,创新“1名党员+1户结对+N项服务”的精准帮扶机制。72岁的孤寡老人陈大爷因腿脚不便常年独居,先锋队成员王师傅每月固定上门免费理发、检修电路、清洁房屋,还自费为老人更换老化的厨房插座;去年冬天,得知低保户李大姐家的孩子缺少冬衣,联盟立即发起“衣暖人心”捐赠活动,连夜筹集50余件干净保暖的衣物,并附上党员手写的暖心卡片。

•社区治理赋能:主动参与环境整治、路口交通引导、绿美梅林服务点支援等行动,累计开展753场次志愿服务,覆盖群众9.8万余人次。今年3月社区“春风清洁日”活动中,先锋队成员顶着烈日清理卫生死角,还带着孩子们用废旧轮胎制作“绿植花盆”,将闲置空地改造成居民打卡的“微花园”,用行动带动居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二是有温度的陪伴,让关爱不止于服务。在每一场志愿活动中,先锋队始终秉持“服务有终点,关怀无界限”的理念——为89岁的独居老人张爷爷维修完电视后,党员小李总会留下来陪老人看半小时新闻,听他讲述年轻时的故事;走访困难家庭时,队员们不仅记录生活需求,还特意准备“心愿便利贴”,帮留守儿童实现“想要一本漫画书”的小小心愿,帮空巢老人完成“和子女视频连线”的日常期盼。逢年过节,联盟还会组织“百家宴”“端午包粽”等活动,让孤寡老人、外来务工人员与社区居民围坐一堂,用烟火气驱散孤独感。

三是党群同频共振,绘就关爱同心圆。如今,“大拇指”爱心服务联盟已从最初的党支部联动,发展成涵盖社区工作者、热心居民、辖区商户的“大联盟”——周边理发店老板主动加入爱心理发队,五金店老板免费提供磨刀工具,甚至有中学生跟着父母参与环境整治,成为最年轻的“志愿小帮手”。联盟用一桩桩“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在社区织就一张“党建引领、多元协同、全民参与”的关爱网络,不仅让“有困难找联盟”成为居民共识,更让“我为人人”的志愿精神转化为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赢得居民纷纷点赞:“看到红马甲上门,心里就觉得踏实又温暖!”

从维修家电的“小技艺”到关怀民生的“大情怀”,“大拇指”爱心服务联盟正以党建为笔、以服务为墨,在社区画卷上书写着“组织有力量、群众有依靠、治理有温度”的生动篇章。

(二)品牌机制日益完善

1.开设“技能学堂”,助力居民技能提升

在志愿服务持续深化进程中,梅林车间党支部精准洞察

社区居民提升日常生活技能、强化安全意识的迫切需求。依托“大拇指”爱心服务联盟,创新开设“技能学堂”课程,针对不同年龄段与群体需求,定制多样化课程内容。组织辖区中小学生走进车间场站,观摩生产基地,学习公交车结构、安全乘车知识及公交盲区识别,增强其自我保护与安全意识;邀请社区居民参与课程,普及交通安全、消防安全、节能环保等知识;深入社区,为老年人讲解居家安全用电用气常识、电器设备安全使用方法,结合典型诈骗案例开展防诈骗知识普及,提升老年人居家安全与应急自救能力,增强防诈意识。“技能学堂”累计授课38次,每期吸引30-50名社区居民参与,既为居民提供实用技能培训,又促进居民间交流学习,增强社区凝聚力,同时为员工搭建展示与提升平台,拓展党建带关爱模式服务内涵与覆盖面。

2.开办“创新工作室”,促进服务提质增效

随着社区共建共联志愿活动深入开展,服务内容不断扩大,梅林车间党支部在服务中面临技术瓶颈。为突破困境,基于“大拇指”品牌效益,开办“创新工作室”。一方面,通过学习培训、技术攻关、经验交流、创新增效等方式,提升“大拇指”成员业务素质与技术水平,夯实服务社区的技术基础;另一方面,积极落实公司技改技革创新工作,开展技术革新,发挥团队智慧优势,成功打造42项实用创新项目。其中,ABS综合检测仪等7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多功能液压拆装工具在深圳巴士集团技术创新评比中荣获三等奖。这些创新项目在开拓市场化业务中发挥主导作用,助力车间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推动党建带关爱模式与企业技术创新深度融合,实现服务社区与企业发展双赢。

(三)品牌成果有效转化

1.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提升服务品质。

梅林车间党支部在社区志愿服务中,发现周边小汽车维修保养、充电与洗车服务稀缺且价格高昂的问题。迅速行动,凝聚“大拇指”成员力量,在保障内部车辆维修质量与安全运营的前提下,以“公交+业务”模式,依托党建带关爱双融双促模式,发挥车间技术与专业优势,拓展对外服务领域,提供涵盖保修、事故维修、洗车美容、充电服务的一站式高性价比汽车服务解决方案。自2024年对外服务以来,累计完成售后外修及服务179件、洗车美容业务512件、事故车修复95件,有效缓解居民困扰,提升公交服务品牌形象,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2.以市场化业务为契机,促进创收增效。

在解决社区居民难题后,梅林车间党支部进一步拓展市场,深入分析市场需求与竞争态势,与4家旅游运输公司签订维保协议,承接约200台大、中巴车辆维保业务。这些市场化业务为企业带来可观收入,提升行业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推动党建带关爱模式成果转化,实现党建引领下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三、主要成效

(一)品牌影响力显著增强

通过持续深化党建带关爱志愿服务活动,“大拇指” 党建品牌社会认知度与美誉度不断提升。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将党的温暖传递至社区各个角落,促进社会正向发展,增强党组织向心力与战斗力,彰显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核心引领作用。

(二)党员模范作用更加凸显

党员在党建带关爱志愿服务中,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实际行动诠释党员先进性与纯洁性,树立良好公众形象。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党员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感与使命感,提升组织协调与解决问题能力,在服务群众中成长,进一步彰显先锋模范作用。

(三)与社区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围绕社区居民实际需求与问题,党支部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将企业关怀送达居民,减轻社区治理负担,为居民提供便利与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党建带关爱模式促进邻里和谐,提升居民满意度与幸福感,营造宜居和谐的社区环境。

(四)非主营业务实现突破性发展

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下,梅林车间借助“大拇指” 服务效能,创新服务模式,实现“党建+关爱服务”“公益+经营”有机结合。通过投放自助洗车设施、开放充电桩等举措,丰富服务内容,拓宽业务渠道。自2024年以来,市场业务创收约120万元,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彰显党建引领下的社会责任担当。

四、经验总结与发展方向

(一)经验总结

“大拇指”党建带关爱双融双促模式的创建,为基层治理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障,确保志愿服务活动有序开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二是聚焦群众需求,从细微服务入手,逐步拓展服务范围,构建多样化志愿服务体系;三是注重品牌建设,持续深化志愿服务,提升品牌社会认知度与美誉度,奠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群众基础。

(二)发展方向

未来,深圳巴士集团第五分公司梅林车间党支部将继续以“大拇指”党建带关爱双融双促模式为引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多元化志愿服务。进一步深化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推动支部建设与社区治理相互促进,确保党的建设与“大拇指”服务工作协同发展。积极探索更多“党建+关爱服务”“公益+经营”合作项目,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为公司业务拓展与经济效益增长开拓新路径,持续彰显党建带关爱的强大力量。

【责任编辑:徐海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