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陕西师范大学“童心共融”团队开展学前融合教育实践 探索协同发展新路径

2025-06-10 09:56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进融合教育发展的政策要求,切实推动学前阶段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2024年12月2日,陕西师范大学“童心共融”团队赴西安市雁塔区第十二幼儿园,开展以“融合有爱·教育无碍”为主题的实践调研活动。通过创新互动形式、深化家校协作、总结实践经验,团队全方位探索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为构建包容性学前教育体系提供了实践样本。

一、创新游戏互动模式,搭建儿童共融桥梁

当日,团队以游戏为核心载体,精心设计“角色扮演”“团队闯关”等沉浸式协作环节,引导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共同参与。在“搭建积木”任务中,团队成员全程观察并引导,鼓励孩子们打破沟通壁垒、分工配合。特殊儿童通过肢体语言与眼神交流传递需求,普通儿童主动调整节奏、提供协助,最终共同完成任务目标。

“游戏环节不仅提升了特殊儿童的社交参与度,更让普通儿童在协作中增强了包容意识。”团队成员表示,通过趣味化设计,孩子们在平等互动中建立了真诚友谊,初步展现出融合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促进作用。

图1团队成员与小朋友做游戏

图2团队成员与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进行沟通

二、深化家校多维访谈,凝聚教育共识合力

实践过程中,团队同步开展家校深度访谈,系统收集一线反馈。家长普遍认可融合教育对特殊儿童成长环境的改善,同时建议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完善家校协同机制;教师代表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优化课程分层设计、增加个性化教学资源等需求。

图3团队成员与家长进行深度访谈

“一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实践智慧,是完善融合教育体系的重要依据。”团队负责人强调,团队将整合访谈成果,形成针对性建议,为政策制定与教学优化提供参考支撑。

三、总结实践成果经验,推动融合教育常态化

活动总结会上,团队与幼儿园负责人就实践成效及改进方向展开研讨。园方高度评价活动的创新性与实效性,提出与高校共建融合教育课程资源、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的规划。双方达成共识,将以“试点经验”为基础,深化校地联动,推动融合教育从阶段性实践向常态化教学转化。

“此次实践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益探索,为学前融合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操作范式。”雁塔区第十二幼儿园园方负责人表示,期待通过持续合作,让融合教育理念深入日常教学,惠及更多儿童。

四、践行教育公平使命,展望融合教育未来

作为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实践,“童心共融”团队此次活动生动诠释了融合教育“尊重差异、协同发展”的核心理念。未来,团队将继续扩大实践范围,助力实现“让每一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目标。

以专业力量赋能教育公平,推动融合教育理念在学前教育领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责任编辑:徐海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