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铁路牵引下的世纪蝶变:厚坝镇

2025-06-05 14:57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四川盆地东北部,有一座名叫厚坝的小镇,这座位于江油的小城,因铁路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书写了一段从工业重镇到交通枢纽的变迁史。铁路不仅是其经济发展的“动脉”,更是推动社会结构转型的“催化剂”,其影响跨越半个多世纪,深刻重塑了这座小镇的命运轨迹。厚坝镇原名万寿,因场内万寿宫得名。1961年5月建厚坝公社,因场镇周围的潼江冲积平坝土质厚实肥沃而得名。在宝成铁路到来之前,这里以农耕经济为主,道路崎岖难行,与外界的交流十分有限。彼时,小镇人口仅万余人,经济总量微不足道。

1958年,宝成铁路全线通车,穿镇而过的铁轨为厚坝镇注入了工业基因。依托铁路运输优势,国家“三线建设”时期在此布局了冶金、机械加工与建材产业,攀钢集团长钢公司二分厂等企业迅速崛起。至20世纪80年代,厚坝镇已形成1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产值占江油市总量的三分之一。铁路不仅降低了原材料与产品的运输成本,更吸引了大量技术工人迁入,推动人口从农业向工业转移。据统计,1985年厚坝镇工业从业者达1.2万人,占全镇劳动力的70%,奠定了其“江油工业重镇”的地位。

随着铁路运输的日益繁忙,厚坝镇迎来了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从1970年代起,多家工厂在小镇落地生根。1972年建成的厚坝水泥厂,依托铁路运输的便利,将生产的水泥大量运往周边地区,年产量一度达到10万吨,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此后,化工、机械制造等企业相继入驻,到1980年代末,小镇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万元,是铁路开通前的数十倍,就业人数也从几百人增长到数千人,大量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进入21世纪,随着铁路运输技术的不断进步,厚坝镇的发展再次提速。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正式开通,江油北站落户厚坝镇。这座占地2500平方米的高铁站,成为小镇连接全国高速铁路网的“新门户”。2025年“十四五”铁路规划收官,厚坝镇被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战略。规划中的绵泸高铁延伸线将进一步加密区域铁路网,预计2030年全镇高铁日发送旅客量突破5000人次。交通红利迅速转化为经济动能,区域可达性显著提升。

如今,厚坝镇已发展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现代化城镇。回顾过去,从蒸汽机车的轰鸣到高铁的疾驰,厚坝镇的铁路发展史是中国城镇现代化进程的缩影。铁路不仅是铁轨与列车的物理存在,更是一种连接过去与未来、乡土与世界的纽带。正如当地居民所言:“厚坝的每一次呼吸,都与铁轨的节奏同步。”在这条永不停歇的轨道上,厚坝镇正驶向更具活力的明天。(樊渐诩)

【责任编辑:徐海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