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开展防灾减灾主题宣传活动
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近日,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围绕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广泛开展消防宣传培训和演练活动,不断提升社会公众应对灾害事故的自救互救能力。
在大兴区,北京市防灾减灾日主会场活动5月12日在荟聚商场举办,活动现场设置主题展示、生活安全实验、地震安全科普、生活安全科普、专家说安全、技能培训等9个区域。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现场设置消防条例、安全知识展台,以视频、图文、发放宣传品的方式科普消防安全常识、宣传新修订的《北京市消防条例》;现场搭建消防车通道、疏散通道,播放“两个通道”堵塞相关事故案例警示片,提示公众务必保持两个通道畅通。此外,电气火灾成因演示、电动自行车模拟起火演示、油锅起火灭火实验以及灭火器使用、火灾VR逃生、消防标识识别、AR隐患查找等互动体验,吸引了市民群众纷纷驻足观摩、体验和学习。
海淀区消防救援支队联合中国消防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举办校园安全教育活动,现场设立消防历史文化展区、器材装备展示区、体验互动区,通过珍贵文物和文献系统展示了中国消防发展历程,通过灭火机器人、无人机等器材展现消防救援队伍“硬核战斗力”,通过火灾逃生模拟舱、地震振动平台等设施引导师生积极参与互动体验。此外,消防指战员还在食堂、实验室、宿舍、图书馆等重点消防部位设立实践教学点,现场指导师生开展隐患识别与整改演练。
昌平区消防救援支队联合中国消防救援学院、中国救援队举办防灾减灾宣传周校园开放日活动,面向公众设置防灾减灾救灾知识普及、互动体验等3大类40余种科普和体验项目。消防指战员发放宣传材料、现场示范讲解,通过面对面科普、沉浸式体验等方式,让市民群众零距离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掌握防灾减灾技巧,活动吸引广大群众和学院师生家属两万余人参加。
在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应急、科委等部门在北京科学中心举办应急安全大课堂活动,通过科普宣教+现场体验的方式让市民群众了解隐藏在身边的安全隐患,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活动以消防疏散演练拉开帷幕,演练模拟单位发生火情,员工有序逃离起火建筑,单位微型消防站联动辖区消防救援站搜救被困人员,扑灭火灾。除演练外,市民还可以在北京科学中心广场上进行互动体验。西城消防精心设置了消防车辆器材展示、逃生体验、科普互动等多个功能区,通过“沉浸式”体验和“零距离”接触,让市民轻松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掌握自救互救技能。
在门头沟区,消防救援支队走进辖区社区,设置消防宣传展台,发放《居民家庭火灾防范常识》《火灾风险隐患指南》等宣传材料;依托消防宣传车、宣传展板和逃生帐篷等,展示灭火救援、水域救援、地震救援等各类器材装备,向群众讲解火灾报警、灭火器使用、自救逃生等技能。消防宣传人员还组织社区微型消防站队员开展快速着装、畅通疏散通道、灭火器灭真火、消火栓出真水等项目演示,吸引现场群众主动参与体验。
下一步,北京消防将持续深化消防宣传“五进”工作,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教育培训、疏散演练、互动体验等活动,着力提升消防安全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努力让防灾减灾知识深入人心,筑牢防灾减灾的人民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