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四川纳溪:知识“零距离” 安全“面对面”

2025-05-19 16:09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张大姐,您家住在五楼,要是遇到地震知道该怎么办不?”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应急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一边发放宣传单,一边和居民拉家常。这样的开场白,让居民们纷纷放下手里的菜篮子,掏出老花镜,认真看起宣传资料。

近日,天空中下着蒙蒙细雨,纳溪区永宁街道较场坝社区的小广场上就热闹起来。纳溪区应急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正在布置活动现场,几张长条桌拼成的“临时课堂”前,已经围满了前来“听课”的社区居民。活动通过科普知识讲解、互动问答等形式,向居民普及防灾减灾知识。纳溪区永宁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居民代表等100余人参加活动,让应急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活动开始前,纳溪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兰福成发表致辞。他强调,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的原则。他结合近年来纳溪区发生的自然灾害案例,向居民们阐述了掌握应急避险技能的重要性。他指出社区作为基层单元,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关乎每一位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只有提升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才能在面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时,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他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让更多居民掌握实用的防灾减灾知识,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社区环境。

“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内,应迅速躲到坚固的桌子下或墙角处,用枕头或衣物保护头部;如果在室外,要远离建筑物、电线杆等危险区域”。

随后,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正式拉开帷幕。首先进行的是防灾减灾救灾科普知识讲解环节。纳溪区应急管理局的工作人员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居民们详细介绍了各类常见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火灾等的特点、危害以及应对方法。

此外,工作人员还结合近年来国内发生的典型灾害案例,分析了灾害发生时的正确应对方式并纠正了一些常见的避险误区。

“上个月咱们区里那场大风,把老王家阳台的花盆都刮下来了,差点砸到人”,校场坝社区党委书记于健说起最近的险情还心有余悸,“今天专家来教大家怎么防范,咱们可得好好学”,这句话道出了在场很多人的心声。今年,纳溪区连续遭遇强对流天气,让不少居民对防灾知识的需求变得迫切起来。

“发现家中燃气泄漏时,第一步应该做什么?”“暴雨天气行车遇到积水路段该如何处理?”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防灾减灾知识问答环节,更是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工作人员准备了一系列既贴近生活,又具有实用性的问题,涵盖了自然灾害预防、应急逃生、急救技能等多个方面,居民们热情高涨,纷纷举手抢答。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积极参与其中,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对于回答正确的居民,纳溪区应急管理局还发放了应急纪念品。这些纪念品不仅具有实用性,还时刻提醒着居民们要关注防灾减灾知识。

“这个活动太好了,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拿到奖品,以后我一定会更加关注防灾减灾方面的信息,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居民王女士高兴地说。

“此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了大家的自救互救能力,下一步,街道将持续推进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定期开展应急演练、设立社区宣传栏等方式,让防灾减灾知识深入人心,切实筑牢社区安全防线”,永宁街道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人王廷贵表示。

据悉,纳溪区将持续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计划年内实现村(社区)应急服务站全覆盖,让防灾减灾网络延伸到基层末梢并继续加大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力度,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深入更多社区开展类似活动,将防灾减灾知识送到每一位居民身边,切实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更大贡献。(胡小燕)

【责任编辑:徐海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