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县:油茶产业“六化”蝶变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在湘中大地,资水上游,湖南省邵阳县以75.6万亩油茶林为底色,勾勒出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壮丽画卷。作为“中国茶油之都”“全国油茶生产重点县”,邵阳县立足资源禀赋,紧扣“六化”发展要求,以油茶产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为笔,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如今,全县茶油年产量达1.72万吨,产业年产值突破29.1亿元,油茶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色名片。
政策领航,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邵阳县将油茶产业提升到战略高度,构建起全方位的政策支持体系。党委、政府一把手亲自挂帅,成立县政府直属的油茶产业服务中心,建立“县、乡、村”三级书记抓油茶的工作体系,将油茶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产业、农业支柱产业的领军产业、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重点推进。
在政策扶持上,邵阳县科学编制百亿油茶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油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决定》《邵阳县加快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新造油茶林奖补标准提高至1200元/亩,低产林抚育改造奖补达1000元/亩,低产林更新改造、品种改造补助分别为1200元/亩、500元/亩。对验收合格的油茶新造、低改和育苗,不仅给予2500元/亩、200元/亩、30000元/亩的政府增信贷款,还享受贷款贴息政策。
严格的考核机制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邵阳县坚持“阶段督查、综合验收、定期通报、奖优罚劣”制度,将油茶生产纳入绩效考核、乡村振兴和林长制考核范围,明确年度计划任务,以严格的考核奖惩推动工作落实,确保油茶产业发展稳步前行。
科技赋能,激活产业创新动能
邵阳县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深化与省林科院、中南林科大、上海交大深圳研究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邵阳创新赋能中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邵阳)油茶智能装备推广应用中心和湖南省油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相继成立,共同开展油茶技术协同攻关。联合湖南中医药大学建立的塘坪油茶林下中药材及芳香植物试种科研基地,试种白及、射干、黄精等40余种药材共170亩,并套种红松茸20亩、木耳5亩,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样板。目前,全县已打造油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8个,面积达1407亩;育苗基地5个,面积126亩。
人才培育是产业发展的关键。邵阳县依托“省、市、县、乡”四级油茶技术培训班,通过理论授课、实地操作、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对油茶从业人员进行多轮次培训,培养出620名油茶“乡土专家”“种植能手”,有效提升了全县油茶科学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
在科技服务方面,邵阳县创新“省科技专家服务团+县技术服务队+乡镇油茶专干”模式,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通过现场讲授示范、巡回咨询、示范带动和技术指导等方式,将先进的油茶培管技术送到农户手中,确保各项关键措施落到实处。
全链发力,提升产业发展质效
在基地建设上,邵阳县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大户)+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培育了一大批经营主体。全县现有油茶种植个体大户382家、专业合作社116家、公司24家,其中500亩以上的大户64户、省级示范社4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5家、国家林业标准化示范企业1家。县财政统筹整合涉农项目资金3亿元以上,同时积极争取金融支持,发放农行信贷风险担保油茶贷款7299万元、“惠农担—油茶贷”资金3734万元、欧投行优惠贷款资金5974万元,用于扩大油茶种植面积和改造低产林。目前,全县已建立良种采穗圃132亩、苗木繁育基地160亩,年采集穗条超1000万个芽,年嫁接培育优质杯苗300万株以上,累计新造油茶30.4万亩,实施油茶低改20.4万亩。
在精深加工领域,邵阳县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引进培育了3家茶油规模加工企业,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林业产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小微加工企业6家,加工小作坊90家,其中21家完成升级改造。中国油茶科创谷邵阳县油茶加工示范园一期日处理600吨油茶鲜果剥壳烘干生产线投产运行,标志着邵阳县油茶加工向规模化、智能化迈进。邵阳茶油产品屡获殊荣,获得湖南省著名商标、中国有机产品认证各3个,欧盟有机食品认证、国家森林生态标志产品等多项认定,邵阳县油茶成功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并获批创建国家农村(油茶)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品牌建设是邵阳县油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邵阳县成功争创14个油茶类国字号品牌,“邵阳茶油”品牌价值达85.93亿元,7次荣获全国绿博会、农博会等展会金奖。同时,邵阳县将油茶树确定为“县树”,油茶花确定为“县花”,《油茶花开茶子红》定为“县歌”,举办油茶文化节等活动,深度挖掘油茶文化内涵,以文化赋能产业发展,提升品牌影响力。
从政策引领到科技支撑,从基地建设到精深加工,从品牌塑造到文化传承,邵阳县油茶产业正沿着全链条高质量发展之路阔步前行。未来,邵阳县将继续深耕油茶产业,推动“六化”发展再上新台阶,让油茶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让“中国茶油之都”的金字招牌更加熠熠生辉。( 罗海军 李娜 周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