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单联动”绣出治理新图景——朝天区构建权责清单框架破解基层履职“漏项”难题
如何让乡镇工作告别“盲人摸象”?广元市朝天区以“权责清单”为针脚,穿起“设计师+施工队+监理方”三股线,绣出覆盖23类114项286个具体事项的治理工笔画。18000余条工作事项精准落位、2600余个问题动态清零,一套“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履职标准体系跃然眼前。
“设计师”巧绘蓝图:从碎片到拼图的智慧重构。区委编办化身“治理规划师”,带着“显微镜”深入12个乡镇解剖麻雀。38场领导访谈、96次骨干座谈碰撞出火花,“相邻相近、同质同类、上下游”的归类原则让零散事务变身模块化清单。如同搭建乐高城堡,286个具体工作被精准嵌入23个功能模块,既有“标配底板”又留“个性接口”。朝天镇党委副书记胡廷波点赞:“这个框架内容很符合乡镇工作实际,过去总怕漏项,现在按图索骥,心里亮堂!”
“施工队”精准落子:18000条事项的立体扫描。12支乡镇“攻坚队”开启全域“地毯式搜索”。曾家山镇用“产业需求反推法”定制高山蔬菜产业链服务清单,沙河镇开发“岗位责任树状图”实现条块联动。从便民服务中心的办事窗口到乡村振兴项目的田间地头,“经济发展”“民生服务”等关键领域被细化为颗粒化任务包。正如云雾山镇镇长马坤所说:“清单就像GPS,既标出主干道,又画出乡间小路。”
“监理方”动态纠偏:闭环管理炼就“火眼金睛”。15人专家团化身“智能质检仪”,两轮集中审核掀起“清单革命”。针对“跨省通办”事项漏项、环保分类“张冠李戴”等问题,创新“红黄绿”三色预警机制,开发智能比对系统秒查“错漏项”。更妙的是“双向反馈通道”——乡镇可对框架提出“优化提案”,实现清单从1.0到2.0的迭代升级。“现在发现问题就像手机系统自动更新,随时打补丁。”审核组成员王艺遐笑言。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带着导航赶考”,朝天区用“三单联动”机制破解了基层治理的“哥德巴赫猜想”。这套“自下而上梳理+自上而下规范”的动态体系,不仅让权责边界纤毫毕现,更激活了乡镇个性化履职的“一池春水”。正如区委编办主任刘安文总结:“清单不是捆住手脚的绳子,而是照亮前路的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