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竹韵启新程,育人向未来——省级课题《“乡村振兴”中的农村小学“竹文化”育人模式实践研究》中期报告会

2025-05-19 15:19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五月,繁花似锦,绿荫如海。5月13日下午,在宜宾市翠屏区李端镇中心校会议室,一场主题为“乡村振兴”中的农村小学“竹文化”育人模式实践研究的中期报告会成功举行。

此次中期报告会特邀了宜宾市教科所教改室主任黄绪富、翠屏区师培中心原党支副书记钟永强、翠屏区师培中心教科室主任练富裕莅临指导,李端中心校校长段启明、副校长段启国和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共同探究“竹文化”育人模式在乡村教育中的实践成果与未来发展方向。

会议由翠屏区师培中心教科室主任练富裕主持召开。会议伊始,课题主研代表徐玲老师就研究进展进行详细汇报。在前期研究中,课题组深入调研本地竹资源与文化底蕴,挖掘竹子所蕴含的坚韧、虚心、向上等精神品质,积极构建以“竹文化”为核心的农村小学育人模式,实现文化传承、劳动教育、生态教育与国家基础课程教学有机融合。自开题以来,课题组紧扣主题,落实“特色文化育人”的具体途径和方法,探究学生素质发展、“五育”并举的育人模式。目前,已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成果。校园文化营造方面,校园内打造了竹文化主题景观,如“竹韵长廊”展示竹的种类、生长过程及文化典故;“翠竹园”供学生观察竹子生长,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同时,举办艺术节、竹艺展览等活动,营造浓厚的竹文化氛围,增强学生对竹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育人成效初显:通过问卷调查、学生作品展示及教师教学反馈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品德修养也在竹文化的熏陶下不断提升,更加懂得坚韧、谦逊、团结。

专家组成员翠屏区师培中心教科室主任练富裕首先对省级课题的中期汇报进行了点评,对课题组下一步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指导。她既肯定了各课题组近期工作开展取得的成效,又针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她建议中期报告的形式要规范、找准落脚点,要集中体现开题以来的工作及成效。

接着,专家组成员翠屏区师培中心原党支副书记钟永强指出中期报告应反应出“竹文化”的内涵具体是什么,竹文化育人模式是怎样回应乡村振兴的,要结合实际,深入研究,联系实践,总结经验,注重推广,检验成效。他认为研究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与学校实际,具有创新性与实践价值,为乡村小学特色发展提供新思路。

专家组成员宜宾市教科所教改室主任黄绪富提出建议:课题要紧扣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前提,认真鉴定相关概念,找出边界,以实践为中心,落实育人模式。一要注重对认识性成果的分层提炼;二要加强操作性成果的提炼,学会‘回头看’“有深度”;三要抓好两个‘一’(即一个基地,一个平台)与活动“渗透”的深度发展。最后,黄主任还就中期报告各部分逐一提出了具体可行的修改建议。

深研以善教,引领以致远。李端中心校校长段启明代表学校进行表态发言。他表示,专家们对课题中期报告作出了科学的指导和引领,为课题的深入研究明晰了后续方向和思路。课题组全体成员将认真梳理专家意见,先调整好中期报告格式,从内容上结合专家组的意见,理清“竹文化”与“育人模式”之间的关系,找出与之相关联的载体,学会‘断离舍’,从课题目标着手,着重将育人模式从环境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等方面进行,此外,要在整改过程中做到及时,强化组内成员的沟通,多向专家请教。相信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课题组成员定能在课题目标的引领下,潜心钻研、以研促教、以教带研,奋楫笃行,真正将课题研究工作落实到实处。

通过此次中期报告会,有了专家们的引领,课题组成员将认真梳理专家意见,相信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课题组成员定能奋楫笃行,取得丰硕的课题研究果实,让竹文化在乡村小学教育中绽放光彩,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易勇/赖兰兰)

【责任编辑:徐海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