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筑梦 情暖特校——新都区民营企业助力特殊教育公益活动
五月的阳光洒下温暖,在第35个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一场充满爱与温度的公益活动在新都特校温情启幕。5月15日,成都市工商联、新都区工商联、区教育局、区残联、区红十字会工会等部门及爱心企业、区工商联(总商会)会员企业代表、区级民主党派代表、统战团体代表齐聚于此,共同开启“同心筑梦·情暖特校”公益之旅,通过“参观-体验-实践-长效”的闭环模式,企业家们实地感受特殊教育的力量,用行动践行社会责任。这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鼓舞,是对特殊教育事业的有力支持,也是对孩子们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
校园掠影——看见不一样的温暖
活动伊始,嘉宾们在赵晓玲校长和耿雪莹主任的带领下参观校园。从活力满满的大课间活动,到充满温度的启智课堂,再到功能齐全的康复训练室、技能培训室,每一处细节都展现着特校“资其所需,长其所长”的办学理念。
温情时刻——感受生命的别样光芒
赵校长深情讲述了学校发展历程:作为全区唯一一所12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这里接纳听力、智力、精神、言语、肢体、多重障碍等六大类残障孩子,66名平均年龄31岁的教师用爱与专业,为220名学生编织成长的翅膀。尽管没有“桃李满天下”的掌声,却用“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坚持,让听障孩子斩获国际艺术金奖,让孤独症少年的作品成为暖心钥匙扣,让残运会赛场上绽放四川首枚冰雪项目奖牌。
艺术展演:以心为弦奏响生命华章
邹何凯同学的钢琴独奏《草原上的故事》拉开展演序幕,琴声如草原清风拂过心田,展现了特殊学子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与青春活力。
聋生部孩子们以手语舞《感谢》深情演绎无声世界里的感恩,指尖的每一次律动都诉说着对社会关爱的回应。
培智部师生合唱《红红的太阳》如暖阳般照亮全场,那样光彩夺目,充满活力和希望,照耀着我们每一个踱步在特教路上的人。
专题分享:诠释人生价值的温度
区人大代表、企业家袁名万带来《人生的价值》讲座分享,以“为弱势群体赋能”为核心,提出“成功不仅是个人幸福,更是对社会的贡献”。这与特校教师的坚守不谋而合——用“能生存、懂交往、会学习、有技能”的培养体系,让特殊孩子实现就业,为家庭重燃希望。
感恩同行——让爱成为双向奔赴
接着,区工商联(总商会)及爱心企业代表捐赠物资,并现场与学校签订长期援助协议。未来将组织校企研学等多元化形式,构建长效教育帮扶机制。
当孩子们的书法作品作为谢礼送出时,这份特殊的礼物既是对传统文化的接力传承,更是将感恩之心凝于翰墨馨香,在捐赠者与受助者心间架起温暖的虹桥。
携手展望——让温暖成为持续光源
区工商联温暖发声,提出将构筑公益“长效闭环”,持续搭建多元平台推动企业从“传统捐赠”向“全链条社会价值创造”转型,让关爱特殊群体成为社会新风尚;教育局相关领导真挚感谢社会各界支持,强调特殊教育是教育强区建设的重要部分,期待学校以活动为契机提升办学质量,也希望孩子们自强不息、未来回馈社会;成都市工商联相关领导感慨于孩子们在党和政府关怀及社会各界帮助下的成长,呼吁更多力量加入关爱特殊群体行列,携手共筑有温度的社会生态。
活动在合影中落下帷幕,但温暖的余韵仍在延续。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赋予孩子拥抱生活的能力。新都特教人将继续以专业与情怀,托举起更多特殊家庭的希望。愿每一份善意化作翅膀,助这群“特别的天使”逆风飞翔,在爱的星空下书写属于自己的光芒。(冉知音 刘凯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