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县开展野生蘑菇中毒防控专项宣传行动
5月16日,湖南省绥宁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联动县委社会工作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卫生健康局、县疾控中心等多部门及各乡镇,组织开展野生蘑菇中毒防控专项宣传行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展示主题展板和讲解答疑等形式,向群众宣传普及有毒野生蘑菇的种类、辨识技巧、误食后果及中毒应急方法等,引导群众不采、不食、不买、不加工经营野生毒蘑菇,进一步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重视预防野生蘑菇中毒的浓厚氛围。
科学普及,筑牢认知防线
活动现场,科普展板沿广场环形排开,图文并茂展示灰花纹鹅膏、亚稀褶红菇等本地常见剧毒蘑菇的高清形态及辨识要点。工作人员结合实物对比图,向群众拆解毒蘑菇三大识别误区:“民间传言颜色暗淡即安全,但剧毒鹅膏菌多为灰白色”“毒蘑菇未必长在深山,绿化带、小区草坪也可能滋生”。现场发放的《毒蘑菇防控指南》详细说明了毒蘑菇种类、中毒症状,并附急救流程图解。
千叮万嘱,强化防范能力
活动现场设置咨询台,工作人员针对群众高频疑问进行解答:“毒蘑菇毒素高温难分解,爆炒、煮汤同样危险”“中毒存在6—24小时潜伏期,呕吐后看似缓解,实则可能引发肝肾衰竭”。“如误食毒蘑菇,立即催吐、保留食样、快速送医”。不少群众用手机拍摄展板内容,市民李大爷表示:“以前总觉得自己经验很丰富、能够鉴别毒蘑菇,现在才知道一时大意就有可能毁了一个家。”
本次活动累计发放宣传手册、折页、凉扇、布袋等定制化宣传资料1200份,惠及群众逾千人次。下一步,绥宁县将持续扩大宣传覆盖面,同步开展野生蘑菇专项监管行动,严查农贸市场、餐饮单位违规售卖、加工野生蘑菇的行为,通过源头管控、科普教育、应急处置“三链协同”,筑牢防范野生蘑菇中毒“安全网”。(杨新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