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应急管理局携手多部门开展“5·12”防灾减灾日暨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活动
2025年5月12日,在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河南省商丘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市交通运输局、市城市管理局等部门在金世纪广场开展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暨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活动,通过知识普及、技能演练、互动体验等形式,切实增强市民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上午,在活动现场,多部门结合职能分工,为市民送上“应急安全知识套餐”:市应急管理局设立综合宣教区,通过案例展板、视频动画等形式讲解地震、火灾、暴雨等灾害的预防与逃生技巧,并发放《家庭应急指南》《地震灾害防御》等实用资料;在装备展示区,向市民展示防护用品、救援工具、通信设备等,面对面向市民进行科普宣传,让市民通过亲身体验救援装备,深入了解掌握防应急安全知识。
活动现场,市交通运输局聚焦交通安全,模拟极端天气下公交的应急疏散流程,提醒市民关注“出行安全盲点”。市城市管理局以城市内涝、燃气泄漏为切入点,现场演示窨井盖风险识别、燃气阀门紧急关闭等实用技能。商丘医专应急救护科普团师生团队开设“急救课堂”,手把手教授心肺复苏、AED使用、创伤包扎等技术,吸引百余名市民参与实操。蓝天救援队通过搭建模拟灾害场景,开展溺水急救演练,生动展现“黄金救援”关键步骤。
下午,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地震科普基地开放日活动,邀请文化路小学40余名师生走进基地,通过“场景模拟+互动体验”的形式,开展了一场生动的地震安全科普实践课。在基地讲解员的引导下,学生们首先参观了地震科普展厅,通过动态模型、图文展板和多媒体动画,了解地球构造、地震成因、预警原理等科学知识。在应急救护专区,曙光救援队队员向学生们现场演示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手法,学生们参与热情高涨。随后,带领学生们体验VR设备,身临其境感受地面晃动、书桌倾倒、墙体开裂等逼真效果,系统同步通过语音提示引导用户完成“躲避三角区”“紧急撤离”等关键动作。通过沉浸式模拟地震灾害场景,让参与者在“虚实结合”中掌握科学逃生技能,推动防灾教育从“知识灌输”向“实战演练”升级。
此次联合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30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市民的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增强应急自救互救能力。下一步,商丘市将聚焦身边灾害和安全隐患,持续推进应急安全知识“五进”活动,系统化普及安全预防、紧急处置、自救互救等实用技能,切实提升全民风险防范能力,织密商丘安全防护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