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发现最美铁路: 用坚守与奉献书写新时代孔庄壮美篇章

2025-05-15 11:34

来源:中国日报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巍巍太行,铁龙铿锵。5月13日,“发现最美铁路·壮美太焦孔庄行”活动在太焦铁路孔庄站区启动,媒体记者与铁路人共同探寻这座深山小站背后的精神密码。从“艰苦不怕吃苦”的初心坚守,到“奋斗成就梦想”的匠心追求,孔庄站区以日均接发列车160余列、年货运量近8000万吨的担当,守护晋煤外运“咽喉要道”。这里没有繁华的站台,却有一代代铁路人用青春丈量铁轨,用责任铸就安全,书写着新时代铁路精神的壮美篇章。

深山褶皱里的精神丰碑。孔庄车站,这座始建于1960年的四等小站,深藏于太行山脉险峻的褶皱间,是太焦铁路的“南咽喉”。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代代孔庄人扎根荒山,用脚步踏平“吃水难、交通难、就医难”的困境。从肩挑白水河到24小时供水,从漏雨的立岗亭到现代化宿舍,孔庄站区的蝶变背后,是“艰苦不怕吃苦”精神的接力传承。如今,新一代孔庄人将安全视为生命线,以42年零事故的奇迹,让“不放心线”蜕变为“安全线”,在深山褶皱里树起一座精神丰碑。

平凡岗位上的极致答卷。在孔庄,精神的力量藏在细节里。信号工彭建平在隧道中精检细修线岔设备,浑身煤灰却分秒不差;电务段职工肩扛300斤设备徒步400米,只为两小时精准施工;“00后”青工燕子轩空腹作业,瘦弱身影在铁轨间灵活穿梭。他们以“精检细修”的匠心,破解隧道信号盲区、小半径弯道等难题。新时代的孔庄人更以技术革新赋能安全,智能养路机械减轻人力负担,工具车与标准化作业流程让效率倍增。从“被动应对艰苦”到“主动追求一流”,孔庄精神在平凡岗位上完成升华:每一道工序的“锱铢必较”,每一次操作的“零失误”,都是对“匠心铸就一流”的生动诠释。

奋斗者书写的时代注脚。“初入职场的迷茫,在这里消散得特别快。”这是孔庄青年的共同心声。90后工长李航带领“00后”团队,每日复盘作业、凌晨出征,在蜿蜒山路上扛起工具,用扳手和道尺丈量责任;14名孔庄人从这里成长为工务骨干,如同站区后院60年的柏树,在风雨中扎根。新时代的孔庄精神正从“坚守者”向“拓路者”蜕变——图书室、篮球场、唱吧让年轻面孔有了归属,而“中原铁路”公众号的诉求反馈、小型机械的创新应用,则彰显着智慧与担当。这群用坚韧定义青春的人,正以“奋斗成就梦想”的信念,为孔庄的未来写下充满活力的注脚。

太行山巅云雾缭绕,孔庄站区的信号灯昼夜不息。这里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因平凡中的坚守而震撼人心。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孔庄人正以匠心为笔、奋斗为墨,续写着保障铁路安全畅通、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辉煌篇章。(曹源)

【责任编辑:徐海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