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组织开展全省建筑火灾扑救技术教练员培训
近日,云南全省建筑火灾扑救技术教练员培训在昭通国家室内烟火特性训练基地圆满结束,来自全省各支队的60名教练员,经过“技术实操、示范示教、综合演练”3个模块的严格训练和教学考评顺利结业。此次培训紧盯建筑火灾扑救关键技术,聚焦“下店上宅”等4类场所火灾扑救现实难题和消防员遇险事故紧急救援技术卡点,采取“训战结合、教研结合”的方式组训教学,并同步开展新装备效能测试和技战术实战研讨,为下步高质量承担全国培训奠定了坚实基础。
苦练灭火救人“基本功”
培训紧盯建筑火灾扑救8类43项灭火、救人关键技术,从难从严开展实训。突出理解与应用,针对个人防护、空呼使用、搜索救助、内攻射流、脱困避险、安全管控、紧急救援、烟火特性等关键科目,坚持“结合实战案例讲解技术原理、聚焦实战场景组织实操实训、围绕行动安全研究技术动作”的模式开展培训,坚决打牢参训人员灭火救援“基本功”。突出组训与示教,将培训重点从以往的“会操作”转变为“会组训、会示教”,把教学任务划分至8个示范示教小组,采取“以组为单位统一编写教案讲稿、统一规范示范示教模式、统一组织教学科目复盘”的方式,不断优化培训教学模式,强化参训人员的组训示教能力。突出严格考核,紧盯“会讲解、会示范、会组训、会考评”4项核心能力,采取“摸底测试+分组教学+综合考评”相结合的形式,不仅严格考核每一项技术的实操能力,还场景化考评战术原理讲解和组训施训程序,最后通过实战演练和复盘研讨的方式检验培训成效,推动参训人员尽快成长为业务精湛的专业教练员。
探索消防员遇险救助“新技术”
针对消防员火场遇险被困的现实难题,充分学习借鉴国际前沿“RIC/RIT”(快速干预行动)理念和技术,并结合云南实际进行改进创新,初步形成了一套规范的消防员紧急救援技术实训模式。引进前沿技术。率先引入火场快速搜索绳包、紧急救援携行包、消防员快速救援担架、液压哈里根铁铤等先进装备,规范开展复杂建筑快速搜索、被困消防员紧急供气、被困消防员快速打包、被困消防员快速转运、被困消防员火场急救等前沿技术学习和训练,积极破解消防员火场遇险被困“搜索难、营救难”的卡点问题。循序渐进组训。围绕“个人自救、队员互救、紧急救援小组干预”3个层次,渐进式开展训练,重点针对迷失、缺氧、受伤3类消防员受困典型场景,采取“对比式体验+场景式实操”的方式,让参训人员先强化自救能力,再四人一组开展互救,最后场景化进行紧急救援实战演练,逐步掌握消防员紧急救援基本技术。开展实用装备测试。聚焦复杂建筑空呼使用时间受限、火场视野受烟气影响严重等实际问题,组织对不同类型氧气呼吸器、长航时空呼、热像仪、灭火防护服等关键装备进行真烟真火实战效能测试,全面掌握各类装备的使用特点、性能极限和短板弱项,并积极探索火灾扑救关键装备优化革新新路径。
研究“下店上宅”火灾扑救“新战法”
培训针对“下店上宅”等4类典型火灾场景,开展案例研讨和技战术测试。复盘典型战例,梳理近年来全国发生的多起典型“三合一”场所火灾扑救战例,组织全体参训人员开展复盘研讨,并结合培训所学“研战法、谋战术”,总结形成了8条“下店上宅”火灾扑救关键技术要点。测试新技术,利用烟火特性训练设施设置真烟真火实战场景,围绕“360侦察评估、多梯架设救人、大面积快速搜索、长距离快速搜索、消防员紧急救援、战术通风”等6项新技术,开展实战化场景测试和训练,不断提升新技术、新战术的实用性。拓展场景应用,结合个人技术、班组技术和烟火特性实训成果,充分利用基地专业训练场地和设施,组织开展大空间建筑、长距离建筑、地下建筑和“下店上宅”自建房4类典型场景整建制实战训练和临机设情演练,最大限度提升参训人员处置复杂火灾的专业能力和指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