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佳州街道:打好民生“组合拳” 绘就幸福新图景

2025-05-14 11:17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2024年,佳县佳州街道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落脚点,以“十大民生工程”为抓手,统筹推进食药安全、住房改善、文旅融合等重点工作,交出了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累计发放低保资金超千万元,改造危房28户,排查整治自建房安全隐患4户,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3条,生态环境“零污染”目标圆满实现……佳州街道以系统施策、精准发力的“民生组合拳”,托举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织密民生“安全网”,筑牢幸福根基。安全是最大的民生。佳州街道聚焦群众关切的食药安全、住房保障、交通出行等领域,构建全方位安全防护体系。食药安全“零死角” 。成立专项领导小组,与村社、企业签订责任书27份,落实C级、D级包保干部62名,覆盖经营主体469家,全年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筑牢“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防线。住房安全“全覆盖” 。排查自建房6847户,整治隐患房屋4户,完成28户宜居型示范农房改造;同步推进彩钢房摸排422户,危房改造与风貌提升并举,让群众住得安心更舒心。交通生态“双护航” 。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开展道路安全巡查9次,严查超载和违禁物品;启动“创国卫”环境整治行动,清理垃圾1800余吨,铲除“城市牛皮癣”230处,实现全年生态环境“零污染”。

提升服务“精准度”,绘就温暖底色。从文旅融合到兜底保障,佳州街道以精细化服务回应群众多元化需求。文旅融合“焕活力” 。深挖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吕家坪村、神泉堡村等传统村落特色品牌,串联东方红产业园、李有源故居等景点,形成“红色地标”旅游线路,擦亮文旅新名片。

民生保障“有温度” 。动态管理低保户991户1465人,发放资金1010万元,特困供养“应保尽保”;开展脱贫人口技能培训89人次,通过杨榆协作、跨省务工等渠道新增就业14人,脱贫劳动力就业率达73.2%。资源规划“谋长远” 。严守耕地林地红线,编制23个行政村空间规划;超前谋划新城征地,收集民意、完善流程,为重点项目落地铺平道路。

强化机制“创新力”,激活发展动能。佳州街道以制度创新破解民生难题,推动可持续发展。统计赋能“精管理” 。成立专项领导小组,配备专职统计员3名,完成第五次经济普查数据采集;开展村社统计培训15次,建立标准化台账,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财政保障“提质效” 。精准编制年度预算,优先保障社保、医疗等民生支出;创新“资金+项目”双台账管理模式,确保1.34亿元衔接资金高效使用,扶贫资产确权移交率达100%。稳增长“促共富” 。聚焦脱贫人口增收,发放小额信贷272.9万元扶持种养产业,开发公益性岗位76个;集体经济“消薄培强”成效显著,17个村平均收益突破15.34万元,同比增长23%,强村富民路径越走越宽。

从“安全底线”到“幸福高线”,从“民生温度”到“发展速度”,佳州街道以“十大工程”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在黄土高原上绘就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民生画卷。如今的佳州,红色文旅引人流连,乡村公路畅通无阻,生态庭院错落有致,百姓笑容愈发灿烂……这场关于幸福的生动实践,正为乡村振兴写下最温暖的注脚。

贺晋源(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徐海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