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内蒙古消防组织开展“北疆蓝光-2025”地震灾害救援实战拉动演练

2025-05-12 14:49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为全力做好地震灾害应急响应工作,5月7日至9日,内蒙古包头市消防救援支队、阿拉善盟消防救援支队、鄂尔多斯市消防救援支队组织开展“北疆蓝光-2025”地震灾害救援实战拉动演练。

包头

演练模拟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下沃图壕村发生7.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5公里范围内平均海拔约1130米,地震导致道路交通严重受损、山体滑坡、建筑物倒塌损毁严重,并引发交通事故和山洪暴发导致多处形成堰塞湖,大量人员被困。

支队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启动《包头市特大地震灾害应急处置预案》,按照管理、搜索、营救、医疗、战勤“五大模块”作战编成,紧急集结126名指战员、26台车辆、2头搜救犬,携带72小时自我保障物资以及生命探测、破拆起重、顶撑支护、警戒洗消等5300余件套装备器材,火速奔赴“灾区”。

到达震区后,各参战力量按照预定规划,于指定区域迅速完成集结,依据场地地形和功能需求,快速搭建起“一部六组”及宿营区,科学划分工作和生活区。此次跨区域实景实战演练包括响应集结、力量开赴、现场点验、徒步行进、营地搭建、大面积废墟搜救、深井救援、坑道狭小空间救援、新能源汽车破拆救援、化工火灾“三梯次、三叠加操法”实战应用等12个实战科目,同时开展现场通信、政工、宣传、战勤(卫勤)保障等相关科目。

通过此次实兵实装演练,全面检验了支队快速反应和跨区域增援队伍集结综合作战能力,进一步提高了队伍整体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为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积累了宝贵经验。

阿拉善

内蒙古阿拉善盟消防救援支队在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展北疆蓝光2025地震灾害救援拉动演练。支队地震灾害救援轻型专业队携9车、60名指战员、3头搜救犬和1200余件套装备器材参加演练。

到达震区后,前方指挥部一部六组各司其职,高效运转,遵循“即时到场、分区作战、分段作业、梯次展开”模式,重点围绕10公里携装徒步、行动基地搭建、狭小空间救援、重物移除安全破拆救援、支撑加固横向破拆等14个实战科目开展实战演练。各分队在作业前进行综合风险评估,制定精准救援方案,严格遵循安全规程,规范完成科目操作。通过实时信息上报、应急通信保障、战地政工宣传等环节,全面检验了队伍快速反应、协同作战和综合保障能力,有效提升了复杂环境下遂行任务与应急处置能力水平。

据悉,此次拉动演练中,创新采用“训战融合、教演一体”的“培训式”演练模式,通过边讲解战术要点、边示范装备操作、边指导实战应用的方式,对地震灾害救援中的实战科目进行全流程拆解教学,点对点分析救援场景、一对一讲解操作要点,真正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实现演练成效向实战能力的有效转化。

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市消防救援支队在伊金霍洛旗组织开展“北疆蓝光·2025”地震灾害救援实战拉动演练。

演练模拟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发生7.0级地震,震中位于伊金霍洛旗布尔台镇明安木独村附近,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造成多处楼房倒塌,人员被困情况不明,灾区部分道路、电力、供水、燃气、通信中断。

“灾情”发生后,鄂尔多斯市消防救援支队地震灾害救援重型专业队,按照管理、搜索、营救、医疗、战勤“五大模块”作战编成,共105人、车辆35台、搜救犬4头,携带搜索、营救、医疗等装备器材1000余件套及72小时个人生活保障物资火速赶赴“震区”投入抗震救灾工作。

本次演练旨在对全市地震灾害救援专业队伍实战能力开展测评,共设置力量投送、10公里携装徒步、行动基地搭建、大面积废墟搜救、深井救援、槽罐车堵漏、应急通信、战勤保障等20多个实战科目,并首次将多功能无人机、全地形车、破拆机器人、外骨骼装置、四足机器人、位移偏移报警器等高科技装备应用到地震灾害现场,主要承担侦察排险、物资搬运、破拆救生、紧急救助等工作。

演练以实战化思维为引领,突破常规训练模式,在多要素交织的复杂环境中,以实兵对抗、实装操作、实训检验的方式,实现地震救援力量的高效协同。面对恶劣天气带来的严峻挑战,消防救援队伍凭借过硬的专业素养和顽强的战斗意志,顺利完成各项演练任务。此次演练不仅磨砺了队伍的应急处突能力,更全面提升了地震救援综合作战水平,为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扛起“保民平安、救民于水火”的使命担当提供了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徐海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