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肥西公司:微光成炬映初心 平凡坚守显担当

2025-05-07 14:30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星光未褪脚步已丈量街巷

晨光初绽身影已俯身井旁

汗水浸透的衣襟在胸前发烫

千万次俯身托举起万家清泉流淌

这,就是水务战线的劳模工匠

用平凡坚守续写着不凡的篇章

向他们致敬!以初心为尺,量出劳动的分量

向他们学习!以行动为笔,书写榜样的力量

夏辉:供水摸排路上的“急先锋”

在肥西公司乡镇供水服务中心主任夏辉的工作日志里,找不到 “捷径”二字。2023年城乡供水一体化攻坚阶段,面对乡镇水厂刚接管时用户信息模糊的“老大难”问题,他带着团队一头扎进乡间地头。38℃的酷暑里,他蹲在田埂上用铁锹一点点刨开结着硬壳的泥土,露出锈迹斑斑的水表;骤雨突至的傍晚,他趴在泥地里核对模糊不清的表底数,笔记本被雨水洇湿了一页又一页。

“每一户的用水情况都是供水服务的‘指南针’。”夏辉常对队员说。1151公里,16.13万户,他带着大家用180天走烂了3 双胶鞋,手绘了无数张管网分布图,硬是在杂草丛生的田垄间、蛛网密布的墙角下,建立起精准到“门牌号 +水表编号 +历史用水数据” 的电子档案库,为乡镇水厂后续的供水设施改造、管网优化升级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夏辉裤腿上的泥点,成了劳动者最美的勋章。他用脚步丈量责任,让每一滴水都流向精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王磊:乡镇供水的“排头兵”

“王站长,严店片区有爆管!”凌晨2点,熟睡中的王磊接到紧急电话。作为三河供水服务站站长、合肥市劳动模范,这样的“深夜呼叫”他早已习以为常。抵达现场时后,他二话不说套上雨靴跳进齐膝深的泥坑,打着手电筒勘察漏点,面对狭小的管道井或是泥泞不堪的施工现场,他总不退缩,专注而坚定地指挥着施工,为员工们树立起行动的标杆。

每逢假期都是供水高峰期,王磊的工作日程表满格加速:清晨7点巡检,上午10点调试设备,下午3点走访重点用户,深夜11点还要再查一遍管网图。在三河严店片区,他独创的“网格化预判维修法” 让故障处理效率提升20%,提前标注的易损管段、制定的应急预案,让居民用水始终稳定如常。同事们说:“跟着王站长干活,累,但心里踏实。”他用行动树起标杆,让“24 小时在线”的供水服务成为居民心中的“定心丸”。

王西平:供水一线的“拼命三郎”

从1995年穿上工作服算起,王西平在供水一线已坚守30个春秋,辗转过多个部门,却始终坚守供水一线。他将学习视为终身目标,业务知识扎实,是领导同事公认的“一口清”骨干。

在肥西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中,王西平主动请缨前往丰乐供水服务站。面对农村供水管线老化等难题,他白天走访供水点,晚上复盘研究,优化管网改造方案,全力提升供水质效。王西平舍小家为大家,全身心铺在供水一线,尤其在乡镇水厂改造中带领班组成员日夜奋战,成功优化制水工艺,改善乡镇水质水压,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

犹记得上派镇突发寒潮那年,不少水表冻裂。王西平带着班组连续奋战20天,在零下8℃的户外换水表、修管道。手冻得握不住扳手,就哈口热气接着干;脚冻得失去知觉,就在水泥地上跺一跺。同事们劝他休息,他却说:“老百姓没水用,我睡不着啊!”凉亭雅范二期泵房遭水灾那次,他挺身而出,及时抢修挽回10万余元损失。他还坚守乡镇供水流动服务点,用行动践行为民服务承诺。凭借出色表现,他在多项技能竞赛中获奖,荣获“合肥市金牌职工”、“合肥市技术能手”“合肥市劳动模范”等称号。

致敬身边的光:劳模精神就在你我身边

在肥西公司,像夏辉、王磊、王西平这样的劳动者还有很多。他们是穿梭在街巷里的抄表员,是趴在井底修管道的抢修工,是24小时接听电话的热线员……。正是这些日复一日的平凡坚守,编织起城乡供水的安全网;正是这些朴实的付出,让千万个家庭的水龙头流出清澈与安心。

劳模精神是什么?是夏辉在烈日下刨水表时的专注,是王磊深夜抢修时的果断,是王西平30年持续打磨业务的执着。它从不遥远,就藏在每一次俯身检修的身影里,写在每一张认真记录的表格中,融进每一滴安全达标的自来水里。这个五一,让我们向身边的劳模致敬——他们是平凡岗位上的追光者,更是我们前行路上的引路人。愿你我都能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让劳模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肥西自来水有限公司 李贝贝

【责任编辑:徐海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