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带铺进火场 宣传深入牧区:内蒙古"水攻人防"双擎守护森林草原
内蒙古,这片横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的广袤大地,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生态环境,成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关键战场。北部的广袤森林与南部的草原荒漠相互交织,生态系统丰富多样,这也使得当地的防火态势异常严峻。
近日,“森林草原防灭火媒体行”主题采访活动组来到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呼伦贝尔市等地,深入森林草原防灭火一线,探寻守护这片绿色家园的智慧与力量。
以水灭火的“1325”战法与技术创新
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是森林火灾的克星,是绿色林海的忠诚卫士。“2024年春夏季,莫尔道嘎地区发生17场森林火灾,其中16场通过以水灭火的方式成功扑灭,扑灭率高达94.1%。”在莫尔道嘎森工公司,记者了解到,“我们的以水灭火中队组建于2017年4月,最初队内仅有30人。经过多年发展,如今已经扩充至50人,设立2支分队。”
“以水灭火和大多数灭火方式一样,会受到地理条件、水源远近等客观条件的影响,不过相对来说机动性和实用性还是比较强的。”莫尔道嘎森工公司应急事务中心党委书记赵坤表示,“我们在去年6月27日的一场实战中,因为水源近、队伍到达火场速度快,最终把火场范围控制在了1.6公顷。”
不难看出,对于“以水灭火”战术来说,水源对于提升扑火效率来说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寻找水源呢?莫尔道嘎森工公司“以水灭火”中队积极开展技术革新,他们将水系图和奥维系统融合,制作水系作战图并融入奥维地图指挥系统,实现立体化搜寻水源,精准规划水带敷设路线,大大提高了找水和输水效率。
“以水灭火”中队敷设路线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多地都在开展“以水灭火”体系和能力建设。在2024年的全国森林草原防灭火新质能力建设推进工作会议上,国家森防指办公室、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也曾表示,以水灭火是扑救森林火灾的最佳选择,在众多灭火手段中成本相对较低,具有经济高效、安全、不易复燃的特点。
当记者问及莫尔道嘎森工公司“以水灭火”体系的优势时,赵坤介绍,中队在实战中摸索出了“1325”以水灭火战法。“1同时”,即整建制以水灭火中队和专业快扑同时出动,确保第一时间抵达火场;“3确定”,根据火场地理条件,从自然溪流、挖掘蓄水、水车运送三种方式中确定最佳供水方式;“2并用”,输水时采用短距离人力敷设和长距履带车辅助敷设相结合,提高输水效率;“5必达”,在用水环节达到水进火场、合理分水、力争覆盖、助力三无、统筹兼顾的目标。“正是因为‘1325’战法的运用,我们才能在火情发生时有条不紊地开展扑火工作,实现当日火当日灭的目标。”赵坤笑着说道。
群防群治与全方位宣传的防火模式
呼伦贝尔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森林面积1324万公顷,草原面积993万公顷,林草覆盖率达78.9%,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呼伦贝尔的防火工作贯穿全年,需常年防范应对原始林火、次生林火、草原火、雷击火、境外火等多类型火灾威胁。
因此,群防群治在呼伦贝尔森林草原防火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有效弥补专业人员不足,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防火工作,发挥群众对当地环境熟悉的优势,及时发现火情并采取初步措施。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将保障北疆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置于首位,完善风险防范和预警监测系统,提升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强化源头管控,加强宣传警示、监测预警、火源管控、预防控制等基础能力建设,从源头上防控火灾风险。
“防灭火防灭火,‘防’很重要,这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呼伦贝尔市每年4月16日都会举行‘百车千人万里行’防火宣传活动,到各个旗县、市区、乡镇进行防火宣传;清明、五一等节假日也会跟着队伍到各个景点做宣传。”呼伦贝尔森林消防支队信息通信科消防员牛福超告诉记者。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百车千人万里行”保护生态屏障联合行动已经在呼伦贝尔连续开展13年。每年自4月16日起,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预防火灾、珍爱生命、守护北疆”暨“百车千人万里行”保护生态屏障联合行动开序幕,吹响了全市春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冲锋号”。此活动已成为该地区全方位构筑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屏障的品牌活动,期间各级各部门联合开展集防火宣传、技能培训、战场勘察、火灾隐患排查、重点目标巡护为一体的防火勤务工作,通过“万里行”实现防风险。
在活动中,呼伦贝尔支队会安排1000多名宣传员和100多辆消防车,深入主要街道、公园广场、旅游景区、厂矿企业、学校和牧区等地,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他们利用驻防分队的地理优势和少数民族指战员的语言优势,派出理论文艺宣传“轻骑兵”,走进牧区和边境一线,给当地居民讲解森林草原防灭火知识,努力让宣传覆盖到每一个角落,确保防灭火知识家喻户晓。
内蒙古自治区森林消防总队呼伦贝尔市支队进行“百车千人万里行”宣传活动
每到重大节日或者防火关键时期,支队会在公园、林场和广场等地的 12 个森林消防站,设置防火宣传点和便民服务点。通过解答问题、发放宣传资料、展示展板、开展消防演练等方式,向当地群众普及森林草原防灭火知识。
“我们还通过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推送防灭火知识海报、科普漫画和微剧......”牛福超说道,“广场、景区、商场的 LED 屏上也会滚动播放宣传视频,并且在小区电梯间、街道灯箱、车库广告牌等地方也会投放公益广告,努力提高群众的防火意识。”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消防队员们日夜坚守岗位,他们穿梭于林间,排查隐患、宣传防火知识;先进的防灭火设备与传统经验相结合,无人机空中巡逻,地面监测站实时预警,为森林草原安全筑牢防线,这些无不展示内蒙古在防灭火工作中的积极探索和有效成果。未来,随着更多科学化、系统化的设施设备出现,内蒙古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将更加高效、精准。(赵昭敏)